黄图沙漠,在烈日的照耀下,沙粒闪烁着耀眼的金光,宛如一幅巨大的金色织锦,铺展在广袤的大地上。这片神秘而壮丽的沙漠,是自然界的奇观,也是燕国与汉国之间天然的边界。
自古以来,黄图沙漠便静静地躺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成为了一道天然屏障。当前,沙漠北面,是燕国的疆土,而南面,则是汉国的领域。尽管两国人民在这片沙漠的边缘生活,但对于黄图沙漠的归属,却从未有过明确的争论。它仿佛是一个中立的存在,静静地见证着两国历史的变迁与兴衰。
刘轩率领军队,历经三天的艰苦跋涉,终于穿越了这片不毛之地,也标志着他们已经踏入了燕国的地界。
士兵们遵循命令,各自找寻适宜的地点原地歇息。刘轩则与几位将领围聚在一张展开的燕国地图旁,思索着接下来的战斗部署。
审视了一会儿,刘轩心中已有计较,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晰有力:“诸位将领,听令!我们现在分兵三路,我和两位向团长带领三千骑兵,由此往西,去救援契丹。”
停顿了一下,刘轩目光扫过邵春来和高举合,继续说道:“邵团长和高团长,你们二人将率领一千精锐骑兵,从这往东进发,寻找鲜卑部落的打草谷,力求引起鲜卑部落的骚乱。记住,你们的行动要快,要准,不得和鲜卑大部队纠缠。”
刘轩最后将目光转向张红旗,沉声说道:“张团长,你率领剩余一千步卒,随我部之后行动。你们不需和敌人作战,你们的任务,是把前方将士缴获的战利品运回我国。这不仅是对你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整个子弟兵后勤保障能力的检验。我相信你能够胜任这项任务。”
“属下领命!”邵春来等将齐声答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独孤洪烈骑在马上,目光如炬,望着远处飞奔而来的汉国骑兵,缓缓抽出腰刀。自从贺赖部落覆灭后,他便奉命驻守在腾林草原,以保护新近迁过来的两支拓跋部落。今早得到汉军突袭的消息,独孤洪烈便集结队伍,在此等候。这里地势开阔,极利于他麾下骑兵发挥野战优势。
随着汉国骑兵越来越近,独孤洪烈嘴角勾起了一丝冷笑,他大燕国骑兵偷袭敌方,士兵最少配备两匹乘马、一匹驮马和一匹战马,而眼前这群汉军士兵,仅仅一战一乘,竟然大老远来草原撒野,简直是自不量力。
“勇士们,亮出你们的兵刃,直接冲过去,宰了这群愚蠢的汉狗,为贺赖部落报仇!”随着独孤洪烈一声令下,五千燕国骑兵呼喝着朝汉军骑兵冲了过去。
冲在最前面的,是两千重骑兵,这些连人在马皆披着铠甲的移动怪物,尽管长途奔袭欠缺,但在近距离冲锋中却无所畏惧,箭矢难伤。一旦接近敌人,他们便化身为冷酷的杀人机器,无情地收割着敌方士兵的生命。
紧随其后的是三千轻骑兵,他们机动灵活,行动迅捷,最擅长追砍、射杀被重骑兵冲散逃跑的敌方士兵。
独孤洪烈端坐马上,身下是一个小土包,前方战局尽收眼底,眼见双方骑兵越来越近,不禁心生诧异。以往这个时候,汉军要么是下马结成刺猬一样的军阵,要么是派重步兵用斩马刀和重斧等兵刃攻击马腿,后面的弓箭手则负责射箭掩护。而这次,汉军竟然也和他们一样直冲过来,似乎要来一场骑兵对决。
一名副将在旁笑着说道:“大帅,这些汉人疯了不成?”
独孤洪烈不禁大笑起来,己方人数占据优势,又是以逸待劳,而这些汉军长途奔袭至此,竟然还胆敢选择用鲜卑人最擅长的野战方式来对决,简直是自寻死路,看来他们是真的疯了。
骑兵的对决,并非如同刘轩前世所读小说中描绘的那般,双方将对将、兵对兵的比拼武艺,而是两军直接冲锋陷阵,凭借速度与力量,将对方的士兵斩于马下,随后调转马头,再次发起对冲。
眨眼间,双方骑兵便冲撞在一起,战场上顿时喊声震天,杀伐之声不绝于耳。兵器的碰撞、士兵的怒吼以及战马的嘶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而惨烈的战斗画卷。
几个回合下来,独孤洪烈脑门上冒出了冷汗,再也笑不出来了。汉军士兵,竟然在颠簸的马背上,双手持着长达一丈的铁枪冲刺,自己手下的士兵,则需要一手拽住马缰,一手用三尺长的马刀应战。汉国兵刃和“骑术”上的优势,让双方的战损比非常夸张,己方已有千余人落马,而对方的损失则微乎其微。
还不到半个时辰,燕军失败已不可避免,当前唯有斩杀对方首领,才能挽回败局。独孤洪烈见汉军后方大纛下,一名青年被几个人簇拥在中间,知是汉军首领,便对两名副将道:“你二人两旁护卫,我去取他狗命”说着取出弓箭,拍马朝青年驰去。他乃是燕国有名的神箭手,即使在飞驰的骏马上,也是百发百中。
两名副将也都武艺了得,挥舞着兵刃护在独孤洪烈左右,不让汉军靠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