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河谷的晨光中,林默注视着远处耶路撒冷的轮廓。古城在朝阳下泛着金色,圆顶清真寺的穹顶闪闪发光,而更远处,西墙的巨石沉默地见证着三千年历史。这个被称为"世界中心"的城市,如今是她和马克寻找最后钥匙的目的地。
"我们该走了,"马克在她身后说,声音比几天前有力多了。西奈山的枪伤已经结痂,尽管每次深呼吸还是会让他皱眉。他递给她一杯冒着热气的草药茶——某种雷诺家族祖传的疗伤配方,闻起来像苔藓和薄荷的混合体。
林默接过杯子,让热气拂过脸庞。过去三天,奇怪的事情一直在发生。自从在圣凯瑟琳修道院接触那金属箔后,那些符号就活了过来,在她的意识深处流动、重组,有时甚至在梦中形成完整的句子。最诡异的是今早醒来时,她发现自己的手臂上出现了几个发光的符号,但几分钟后就消失了,仿佛被皮肤吸收了一般。
"又出现了?"马克注意到她的表情。
林默点头,卷起袖子展示已经消失的印记位置:"像是一种...内在的书写。那些符号在我体内自行排列组合。"
马克的表情变得严肃:"记录者的最终阶段——内在铭刻。根据家族记载,当《真理之书》的三部分被同一个记录者接触后,知识会开始自主重组,寻找最有效的表达形式。"
"你是说那些符号在我脑子里...自己写自己?"
"更准确地说,它们在适应你的神经结构,"马克收拾着简陋营地,"每个记录者的神经通路都略有不同,'光之语'需要微调以匹配载体。这就是为什么教会如此害怕你们——一旦知识适应了一个记录者,就无法被外力抹除。"
林默喝下苦涩的草药茶,思绪飘向耶路撒冷。根据马克的解释,圣殿山下藏着一把"钥匙",能将三部分《真理之书》的内容完全激活。但具体位置只有模糊线索——"西墙隧道尽头,所罗门宝库之下"。
"红枢机会在那里等我们,"马克打断她的沉思,检查手枪弹夹,"他需要最后钥匙来完成净化会的计划。"
"什么计划?"
马克的琥珀色眼睛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透明:"不是销毁《真理之书》,而是利用它。想象一下,如果教会能控制这种能直接影响现实的能量..."
林默的胃部一阵紧缩。她研究过足够多的宗教历史,知道权力与信仰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怪物。
一小时后,他们混入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者队伍。林默戴着朴素的头巾,扮作学者妻子;马克则是标准的考古学家装扮——卡其裤、多口袋背心和一副故作严肃的表情。他伪造的证件显示他们是来自葡萄牙的考古学者,申请了西墙隧道的学术访问。
耶路撒冷的嘈杂与神圣形成奇特对比。狭窄的街道上,犹太教正统派信徒、穆斯林商贩和基督教朝圣者摩肩接踵,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空气中弥漫着香料、烤肉和无数种语言混合的嗡嗡声。
西墙广场比想象中更加拥挤。马克向安保人员出示证件时,林默观察着这个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高耸的石墙前,信徒们或默默祈祷,或将写满心愿的纸条塞入墙缝。而在墙上方,圆顶清真寺的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种信仰,一墙之隔。
"批准了,"马克回来小声说,"但只有两小时。隧道导游会全程陪同。"
西墙隧道比地面部分更加古老幽深。随着深入,现代照明逐渐被柔和的射灯取代,空气变得潮湿凉爽。导游是个年轻的考古学研究生,热情地讲解着希律王时代的建筑技术。
"这部分隧道是1967年六日战争后发现的,"年轻人指着一段特别精细的石砌结构,"但最惊人的是1996年发现的这段——"
他带领他们来到一个圆形石室,中央有个看似普通的石板。
"根据地质雷达,这下面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可能是第二圣殿时期的贮水系统。但由于政治和宗教敏感性,至今未被发掘。"
林默和马克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一定是他们要找的地方。
"我能拍几张照片吗?"马克拿出相机,"为了我的论文。"
得到许可后,他开始假装拍照,实际上是在扫描石室的每个角落。林默则靠近那块中央石板,装作对上面的刻痕感兴趣。就在她的影子落在石板某处时,一个奇怪的反射引起了她的注意——石板边缘有一个几乎不可见的符号,与她梦中出现的某个"光之语"标记一模一样。
"教授,"她故作天真地叫马克,"这个刻痕很像您在里斯本研究的那个,记得吗?"
马克立刻会意,凑近查看。当他的手指无意中擦过那个符号时,林默看到它微微闪烁了一下。
"导游先生,"马克突然说,"我妻子有些低血糖。您能去入口处帮我们拿些果汁吗?"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但在看到林默"虚弱"的样子后,点头离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