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佑已经在门口等候,身边站着一位穿着制服的警官。
"程侦探,这位是负责此案的林队长。"周天佑介绍道。
林队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脸上写满了不情愿:"周先生坚持要你参与调查,但我必须警告你,不要干扰警方工作。"
程墨对林队长的警告置若罔闻,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会所的建筑结构吸引。他绕着主楼走了一圈,不时停下脚步观察窗户的位置和墙面的细节。
"监控覆盖范围?"他突然问道。
林队长愣了一下,还是回答:"外围全覆盖,内部除了私人区域如卧室、浴室,也基本没有死角。除了..."
"案发时的那二十分钟。"程墨接话,"带我去看书房。"
书房位于会所二层尽头,门前站着两个警察。推开门,一股淡淡的血腥味混合着木质家具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宽敞明亮,一面墙是落地窗,正对着竹林景观;另一面墙是满架的古籍和收藏品。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红木书桌,桌后的椅子已经被移开,地上用白线标出了尸体轮廓。
程墨站在门口,目光缓缓扫过整个房间。他的瞳孔微微扩张,像是相机镜头在调整焦距,捕捉每一个细节:书桌上的细微划痕、地毯上的压痕、书架第三层那本微微突出的《庄子》...
"法医确定死亡时间是23:40-00:00之间?"程墨问道,走向书桌。
"是的,根据胃内容物和尸温判断。"林队长回答,"匕首上有周世雄的指纹,但没有其他人的。门窗都是从内部锁上的,没有破坏痕迹。"
程墨蹲下身,查看地毯:"这里有过重物拖动痕迹。"
"那是我们移动尸体时造成的。"林队长不耐烦地说。
程墨不置可否,站起身走向书架,抽出那本《庄子》。书页间夹着一张对折的纸条。他展开一看,上面是一串数字:2419。
"这是什么?"周天佑凑过来,"我从没见过。"
程墨将纸条递给林队长:"需要检验指纹。"
林队长接过纸条,脸色变得严肃:"我们会查清楚。"
程墨继续在书房内走动,突然在落地窗前停下。他蹲下身,用镊子从窗框缝隙中夹出一小片深色纤维。
"这看起来不像地毯的材质。"他轻声说,将纤维放入证物袋。
三个小时后,程墨结束了现场勘查,站在会所后院的竹林边。周天佑走过来,递给他一杯茶。
"发现什么了吗?"周天佑问,声音里压抑着焦虑。
程墨接过茶杯但没有喝:"你父亲最近有什么异常举动吗?"
周天佑思考了一下:"他这两个月确实有些...不同。更安静,经常一个人待在书房。上周他突然说要重组公司架构,把一些业务分拆出去。我以为只是商业决策..."
"什么业务?"
"主要是几家夜总会和物流公司。"周天佑压低声音,"这些其实都是帮派的产业,表面合法而已。"
程墨的眼睛微微眯起:"他在准备退出。"
"什么?不可能!父亲一手建立了这个...这个商业帝国。"周天佑差点失声,"他不会放弃的。"
程墨没有争辩,转而问道:"会所的员工名单和当天值班表,我需要看。"
回到办公室,程墨将现场照片贴在墙上,开始构建案件的时间线。他的办公桌上一片整洁,每样东西都有固定位置——钢笔与笔记本呈直角,茶杯永远放在右手边20厘米处,键盘与显示器保持严格平行。这种秩序感是他对抗混乱世界的方式。
夜幕降临,程墨没有开灯,只有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他正在查看会所的监控录像,特别是案发前后几小时的画面。录像中,保镖们例行巡逻,服务人员安静地穿梭,一切井然有序。
突然,程墨按下了暂停键。画面定格在一个女服务生推着餐车经过走廊的瞬间。他将画面放大,仔细观察餐车下方的阴影部分。那里似乎有什么东西,但像素太低无法确认。
程墨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重现那个场景:女服务生身高约165cm,右手腕上戴着一只银色手链,推车时左肩微微下沉,可能长期单侧负重...
他猛地睁开眼,迅速翻看员工资料。找到了——林小雨,会所服务生,入职八个月,工作记录良好。但照片上的脸与监控中的有细微差别:鼻梁的弧度、眉间距...
程墨拿起电话,拨通了林队长的号码:"我需要林小雨的详细资料和住址。"
挂断电话后,程墨走到办公室的小冰箱前,取出一支预充式胰岛素笔。他卷起左袖,露出上臂内侧几处细小的针眼。注射完毕后,他静静地站了一会儿,感受药物进入血液的微妙变化。糖尿病是他身体背叛他的另一种方式,就像他的大脑时常背叛他的理智一样。
第二天清晨,程墨站在城东一栋破旧公寓楼前。根据警方提供的资料,林小雨住在这里的304室。楼道里弥漫着霉味和廉价烹饪油的气味,墙上的涂鸦和破损的墙皮诉说着这栋建筑的年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