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不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这些新奇行业带来的商机与变化,整个羽之国的商业版图,正悄然改写 。
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自然也传到了皇宫之中。
皇帝轩辕景听闻后,心中起了别样的心思。
几个月后,当他知道这些新奇玩意儿有多敛财后,心中那原本为百姓与朝廷谋福祉的念头,悄然被私欲所侵蚀。
他端坐在龙椅之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眼神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暗自思忖:
这些能带来滚滚财富的产业,若是落入他人之手,实在可惜,唯有收归皇室,才能让他安心,也可充实皇室私库,不必再处处受朝堂财政掣肘。
此后,轩辕景开始不露声色地布局。
在轩辕景准备布局的当天晚上,夜已深沉,华灯初上,凤仪宫内却一片死寂。
沈梓潼独坐镜前,烛火摇曳,映照着她明艳大方的面庞。
她轻抚着凤冠,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喃喃自语:“这宫中的局势,也该是时候变一变了。”
皇帝轩辕景一心扑在敛财之上和丽妃母子身上,朝堂之上乱象丛生,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而她沈梓潼,再也不愿当轩辕景那个蠢货的踏脚石了。
以前的原身是遵循父命,但她现在不愿意了。
想要站稳脚跟,乃至掌控局势,必须掌握足够的权力,而禁卫军,无疑是关键所在。
第二日清晨,沈梓潼屏退左右,只留下贴身宫女,而后修书一封,以商讨亲族要事为由,召禁卫军统领沈阳入宫。
沈阳收到信件时,正于校场练兵,见是皇后懿旨,不敢耽搁,匆匆交代几句,便快马入宫。
踏入凤仪宫,沈阳单膝跪地,恭敬道:“臣沈阳,见过皇后娘娘。”
沈梓潼起身,亲手将他扶起,眼中满是关切:“二哥,许久不见,你我虽为亲族,却也碍于宫中规矩,难以畅所欲言。今日唤你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沈阳微微皱眉,心中已猜到几分,却并未多言,只静静听着。
沈梓潼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如今宫中局势复杂,陛下一心求财,朝堂被奸佞把控,长此以往,这皇宫怕是要变天了。
二哥,你身为禁卫军统领,手中握着保卫皇宫的重权,我想与你联手,稳固后宫,守护这江山社稷。”
沈阳心中一震,他虽身处禁卫军高位,却也深感局势严峻。
沉思片刻后,他拱手道:“娘娘所言极是,臣身为禁卫军统领,自当以保卫皇宫为己任。”
此后,他们先是从禁卫军内部入手,沈阳以整顿军纪、提升战力为名,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到各个关键岗位,逐步替换掉那些立场不坚定或是与其他势力勾结的将领。
对于那些被替换下来的人,沈梓潼则利用皇后的身份,或是许以丰厚的赏赐,将他们安置到皇宫之外的闲职,或是以各种罪名打压,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同时,沈梓潼还利用自己在后宫的影响力,拉拢那些不得宠却又心怀不满的妃嫔,为自己收集情报。
这些妃嫔们在皇后的庇护下,逐渐形成一股势力,她们在后宫中四处打听消息,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传到沈梓潼耳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梓潼在二哥沈阳的帮助下,成功掌控了禁卫军,将皇宫内的各个关键据点都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那些曾经妄图与她作对的势力,或是被打压,或是选择了依附。
此时的沈梓潼,已然悄悄地成为了这皇宫中真正的掌权者。
而轩辕景的布局也接近了尾声,他先是下旨,以“查验产业合规,保障百姓权益”之名,
派遣心腹官员前往各处,对那些新兴产业展开细致入微的调查,实则是摸清这些产业的运营模式、盈利状况以及背后的人脉关系。
紧接着,他又以朝廷需要“统一规划,避免无序竞争”为由,出台了一系列严苛的政令。
这些政令看似为了规范市场,实则给普通商户设置了重重障碍,比如抬高准入门槛,要求巨额保证金,繁琐的审批流程。
许多中小商户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产业运营陷入困境。
而在暗中,轩辕景则准备让自己的心腹亲信,乔装打扮成普通商人,打着外地商会的旗号,低价收购那些濒临倒闭的产业。
待一切尘埃落定,这些曾经繁荣的新兴产业,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入了皇帝的掌控之中,成为了他私囊的“提款机”。
而他则是在朝堂之上,对着满朝文武,假惺惺地强调自己为民生、为社稷所做的“努力” 。
就在轩辕景暗自得意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出现了。
有个名叫沈新的老板,是个极有血性且人脉颇广之人。
他不甘心产业被皇帝如此巧取豪夺,联合那些被抢夺了产业的商贩,收集证据找到了御史大夫。
这天,金銮殿内,气氛剑拔弩张,仿若暴风雨来临的前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