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暗夜约定
1948年深秋的沈阳,寒风裹挟着枯叶在街道上肆虐。路灯昏黄的光晕下,行人寥寥,整座城市笼罩在压抑的氛围中。
在沈阳地下党秘密据点里,负责人林秋白正凝视着桌上的情报。这份情报显示,台湾工委将派特工前来交接一份至关重要的人员名单,名单上记录着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我方人员信息。而交接时间,就定在今晚午夜的末班电车上。
“秋白,这次任务风险极大。国民党特务最近活动频繁,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老周神情凝重地提醒道。
林秋白点点头,眼神坚定:“我明白,但这份名单关系重大,必须确保安全交接。”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时针即将指向十点,距离交接时间只剩两小时。
午夜的沈阳站,寒风呼啸。林秋白穿着深色大衣,戴着礼帽,混在零星的乘客中。他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留意着任何可疑的身影。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末班电车缓缓驶入站台。林秋白深吸一口气,随着人流登上电车。车厢内灯光昏暗,乘客寥寥无几,只有几个疲惫的工人和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
林秋白在车厢中部找了个位置坐下,假装闭目养神,实则在暗中观察。过了一会儿,一个身着黑色风衣的男人上了车,他目光沉稳,扫视了一圈车厢后,在林秋白斜对面坐下。
两人的目光短暂交汇,又迅速移开。林秋白心中一紧,直觉告诉他,眼前这个男人就是接头人。然而,就在这时,电车突然偏离了正常路线,驶向了未完工的浑河铁桥。林秋白心中警铃大作,他注意到车窗倒影中,对面男人腰间别着一把美制柯尔特手枪,而他自己腰间同样别着一把。一场未知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第二章 诡异路线
电车在黑暗中驶向浑河铁桥,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声在寂静的车厢里显得格外刺耳。林秋白表面镇定,内心却在飞速思索。为何电车会驶向未完工的铁桥?这是意外,还是敌人的陷阱?
他悄悄观察对面的男人,那人依旧保持着沉稳的坐姿,但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疑惑。林秋白知道,此刻必须保持冷静,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这位先生,这车好像走错路了吧?”抱着孩子的妇人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安。
“大姐,别担心,可能是临时改道。”林秋白微笑着安抚道,同时用余光留意着其他乘客的反应。工人们似乎并未察觉异样,依旧昏昏欲睡。
电车继续前行,离铁桥越来越近。林秋白注意到,车窗外的景象愈发荒凉,四周没有一丝灯光,只有呼啸的风声和电车的轰鸣声。
突然,电车猛地一震,停了下来。林秋白和对面的男人同时警觉起来,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手枪。车厢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乘客们也纷纷露出惊恐的表情。
“大家不要慌,可能是车子出了点故障。”林秋白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林秋白透过车窗望去,只见几个黑影正朝电车靠近。他心中暗叫不好,看来这果然是个陷阱。对面的男人也察觉到了危险,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
林秋白迅速思考着对策,在这孤立无援的境地,他和接头人必须联手,才能有一线生机。然而,两人还未正式确认身份,能否信任对方,还是个未知数。而那些逼近的黑影,究竟是国民党特务,还是其他势力?一场生死对决,即将拉开帷幕……
第三章 身份疑云
黑影越来越近,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清晰可闻。林秋白和对面的男人对视一眼,那一瞬间,眼神中传递着复杂的信息——警惕、试探,还有一丝寻求合作的意味。
“你是台湾来的?”林秋白压低声音问道。
男人微微点头,却没有开口,只是紧盯着窗外的黑影。
车厢外,黑影已经走到电车旁,借着微弱的月光,林秋白看清了他们的模样——是几个身着国民党军装的士兵。
“所有人下车!例行检查!”为首的士兵大声喊道。
林秋白心中一沉,这显然是针对他们的行动。他迅速思索着应对之策,余光瞥见对面男人的手已经握住了枪柄。
“先别冲动。”林秋白低声提醒,“我们一起下车,随机应变。”
两人起身,随着其他乘客缓缓走下电车。寒风扑面而来,林秋白感到一阵刺骨的凉意,这不仅是天气的寒冷,更是对未知危险的恐惧。
士兵们开始逐一检查乘客的证件,林秋白和那个男人被留到了最后。“你们两个,跟我们走一趟。”为首的士兵眼神凶狠地盯着他们。
“长官,我们只是普通乘客,有什么问题吗?”林秋白故作镇定地问道。
“少废话!”士兵一把抓住林秋白的衣领,“有人举报你们携带违禁物品!”
就在这时,那个男人突然出手,一拳打倒了旁边的一个士兵,同时掏出手枪。林秋白也迅速反应过来,与男人并肩作战。枪声在夜空中响起,打破了铁桥的寂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