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救我们?”小林警惕地问。中年男子微微一笑,从兜里掏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沈清如和他的合影,两人站在一棵栀子树下,脸上洋溢着笑容。“我是沈清如的父亲,沈国安。”男子轻声说,“清如经常在信里提到你们,说你们都是好人。”
小林和苏晴这才放下心来。沈国安给他们倒了两碗水,说:“我知道你们在找清如的秘密。其实,她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潜伏在戴笠身边多年,为组织传递了很多重要情报。那张总统府的逃生密道图,一定是她留给组织的最后线索。”
小林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沈叔叔,那您知道她诗里的密码是什么意思吗?”沈国安接过纸条,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说:“清如从小就喜欢玩文字游戏,这首诗里应该藏着一个地址。‘花开栀子白’,栀子花是白色的,代表‘白’;‘月照金陵台’,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台’可以理解为‘台城’;‘欲问归何处,青鸟入梦来’,‘青鸟’在古代常被用来指代信使,也许是暗示某个联络点。我猜测,这个地址和台城附近的某个地方有关。”
正说着,院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不好,追兵来了!”沈国安脸色一变,“你们从后门走,我来拖住他们。”小林和苏晴不肯,坚持要和沈国安一起战斗。沈国安无奈,只好带着他们躲进了地窖。
地窖里堆满了杂物,墙上挂着一些陈旧的地图。沈国安从角落里翻出一个铁盒,里面装着一些文件和信件。“这些都是清如传递给组织的情报,还有她和上级的联络记录。”沈国安说,“也许能从里面找到更多线索。”
小林和苏晴仔细翻阅着文件,果然发现了一些重要信息。其中一封信件提到,沈清如的上级代号叫“老周”,他们经常在台城附近的一家茶楼接头。“看来沈叔叔的猜测没错,线索真的在台城。”苏晴兴奋地说。
就在这时,地窖的门被人踹开,周正雄带着一队士兵冲了进来。“沈国安,果然是你!”周正雄冷笑着说,“当年你女儿潜入军统,我就觉得不对劲,没想到你也是共产党!还有你们两个叛徒,今天一个都别想跑!”
沈国安将文件紧紧护在怀里,大声说:“周正雄,你助纣为虐,残害忠良,不会有好下场的!”周正雄恼羞成怒,举起枪对准沈国安:“给我搜!把那些文件都找出来,还有那张密道图!”士兵们开始在地窖里翻箱倒柜,小林和苏晴被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千钧一发之际,外面突然响起了枪声。原来是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得到消息,前来营救。周正雄脸色大变,连忙指挥士兵抵抗。混乱中,小林和苏晴挣脱束缚,和沈国安一起趁着夜色逃出了地窖。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终于摆脱了追兵。
“我们得赶紧去台城,找到那个联络点。”沈国安说,“清如留下的密道图,一定和组织的下一步行动有关。”三人不敢停留,朝着台城的方向奔去。而此时,周正雄也在调集人手,准备对他们展开新一轮的追捕。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还在继续......
第五章:茶楼暗斗
黎明时分,小林、苏晴和沈国安来到了台城附近。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大多还未开门。他们按照信件中的线索,找到了那家名为“沁香阁”的茶楼。茶楼外观古朴,雕梁画栋,门口挂着一盏红灯笼,在晨风中轻轻摇晃。
三人小心翼翼地走进茶楼,里面已经有几位客人在喝茶。茶楼老板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看到他们进来,眼神微微一怔,随即热情地迎了上来:“三位客官,里面请,想喝点什么?”
沈国安不动声色地说:“来一壶碧螺春,再上几样点心。”老板点点头,转身去准备。沈国安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眼睛却一直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不一会儿,老板端着茶水和点心过来,放下后,不经意地在桌上放了一张纸条,便匆匆离开了。
小林伸手拿起纸条,上面写着:“跟我来。”三人对视一眼,起身跟着老板来到了茶楼后院。后院有一间柴房,老板打开门,示意他们进去。柴房里堆满了木柴,角落里有一个暗门。老板打开暗门,露出一条狭窄的楼梯:“下去吧,有人在等你们。”
三人顺着楼梯往下走,楼梯尽头是一间密室,里面坐着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老周!”沈国安惊喜地叫出声。原来,这个中年男人就是沈清如的上级,代号“老周”的地下党员周明远。
周明远站起身,和沈国安紧紧握手:“老沈,你来了。清如的事我已经听说了,她是个英雄。”说着,他看向小林和苏晴,“这两位是?”沈国安介绍了两人的身份,周明远点点头:“感谢你们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清如的秘密。那张密道图现在在你们手里吗?”
小林从怀里掏出照片,递给周明远。周明远仔细端详着照片,脸色变得凝重:“这张密道图太重要了。总统府的这条密道,知道的人极少,清如能搞到它,一定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看来国民党高层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准备在关键时刻通过这条密道逃跑。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利用这条密道,给他们致命一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