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队长上前,按照刚才周瞎子的回答顺序重复了一遍:"全是水稻,三十亩稻田,收成两万一千八百斤,去掉口粮种子粮,剩下的都在这儿!"
"才两万一千斤,还没我们屯的……"
靠山屯的人还在说着,突然被人一巴掌拍在背上,顿时哑口无言。
"三十亩稻田收成两万一千八百斤???"
粮站的工作人员打量着老队长:“同志,您是在开玩笑吧?难道连玉米之类的也被算进去了?”
“绝对不是玩笑!”
老队长点点头:“我们村总共三十亩水田,收割的稻谷重量就这么些!”
“我们村的水稻,每亩平均达到了七百二十六斤以上!”
现场顿时炸开了锅。
“尼玛!”
山屯种植水稻,每亩产量高达七百多斤!!! 这是在耍我们吗?
“王家屯的粮食是吗?”
粮站站长走出来,见送粮的老队长急忙上前询问:“王队长,刚才那边同事说的是真的吗?”
“王老九,赶紧再仔细核算一下,这事可不能出错,性命攸关的事啊!”
旁边周瞎子急切地说:“现在不是十年前了,那时候敢报一万斤,如今得实事求是,七百多斤是不是算错了?翻了一倍不止吧?”
“你赶紧核实一下,过磅再算算,张站长,先称称看。”
看着周瞎子如此紧张,王家屯的人嘴角微微上扬。
靠山屯和王家屯关系尚好,之前还跟老队长争论过,现在却先替老队长着急起来。
“周队长,别担心。”
“我能不担心吗?王老九干的事也太离谱了。”
看着周瞎子,老队长开口道:“张站长,那咱们直接看粮食情况,然后上秤称称清楚。”
“行,王队长既然这样说,那咱们就直接来,先算总重量,千万别出岔子。”
张站长注视着老队长:“粮食产量绝不能出错,今年咱们这儿倒伏的情况很严重。”
“即使没有倒伏,这样的产量也很惊人。
如果你们王家屯的产量真能达到亩产七百多斤,我亲自去县里给你们请功!”
“张站长,咱们不多说了,先称称重量。”
老队长环视众人:“我们王家屯的水稻面积大家都知道,三十亩地,经得起核查。”
“随时欢迎上级领导前来考察,一旦发现有任何虚假成分,我承担全部责任。”
其实老队长自己对这次王家屯水稻的亩产量也有几分疑惑。
尤其是听说靠山屯的亩产量后,周瞎子那种骄傲的表情就明白其他村子的产量恐怕更低。
最终只能归结于薛成远到山屯之后,方方面面都改善了。
在场的所有人中,唯有薛成远清楚增产的原因。
有一阵子他来这里捕捉蜊蛄,往田里倒入了一些空间水。
空间水流入稻田后,才让稻田的产量大幅提升。
要知道,这只是少量空间水的残留,并非全部。
“**!”
直到粮站的人检查完每袋粮食,确认干燥且为今年新粮后,将所有称重的粮食汇总。
“站长,这数字不对啊!”
“看看是不是算错了,王老九,你真是的,连个数字都算不好,瞧瞧这结果。”
周瞎子在一旁说道:“下次注意点,别把斤看成公斤了,一下少了将近一半,哪还有七百多斤!”
“张站长,这都是误会,您再重新算算,是计算出了小差错。”
听罢周瞎子的话,张站长皱眉道:“周队长,这事出错可不小,我得好好核查一下。”
“小刘,算出来多少斤,把本子拿来,看看差了多少,给面前各家村的人解释一下。”
张站长喊人把本子拿过来:“看看差了多少,应该不少,这么多麻袋,肯定有出入。”
核对本子上的数字。
扣除口粮和种子后,总共是两万两千四百斤!还多出了六百斤!
多出了整整二十斤稻谷呢!产量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
“不对吧,这是把所有的稻谷加起来算的总重量?”
“没错,张站长,正是这个数!”
“麻袋的重量扣除了吗?里面有没有混进石子之类的?”
“麻袋的重量已经扣除干净,绝对没有石子掺入!每一袋稻谷都仔细检查过了,从底到顶,都是咱东北最好的大米。”
尽管如此,张站长依然半信半疑,他拿着笔记本,披着外衣走到麻袋旁,用篓子舀了一勺查看,顿时眼前一亮。
“好稻谷呀!颗粒饱满,品质真是不错!”说着又抓起一粒放进嘴里,咯嘣一声脆响,晒得极为干燥,咀嚼时舌尖竟泛起一丝甘甜。
“太好了!这稻谷确实是上等货!”
张站长连连赞叹:“按这稻谷的品相,我觉得可以向上级汇报,直接送往京城,供领导享用!”
“但为了咱们地区的粮食安全考虑,还得先向领导请示,到底是送上去还是留作明年的种子,这事儿得慎重决定。”
“张站长,您还没告诉我们具体有多重呢?”周瞎子焦急地挠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