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每人可领取四套军装,包括两套夏秋装和两套冬春装。
军队提供食宿,并发放补贴,这样的好事谁能拒绝?
因此,这三年里,所有人都会努力表现,以免回去后与现状相比差距太大。
“钟跃民,你为何想着去东北?那里可真冷啊,比京城冷多了。”
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一脸疑惑地看着面前的人问:“留在本地不行吗?非要去北方?”
“不是啊,张海洋,你怎么好意思说我?”钟跃民没好气地盯着他,“你怎么不问问你自己,你小子怎么就跟我坐同一辆车了?”
“咦?现在坐在我对面的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我是意外才被派到东北的,再说我在东北还有熟人!”
“我不是意外,我是自愿来的!我也有人认识!”
钟跃民靠在座位上,望着窗外:“既然是当兵,不如就选个有熟人的地方吧。”
“你在东北还有熟人?”
张海洋愣了一下看着钟跃民:“不对劲啊,咱们两个大院里的人都认识,好像没有人去东北的。”
“313去的最差也就是你和郑桐,陕北那边吃得还好吧?”
“香得很!”
钟跃民看着张海洋:“你还没尝过陕北的羊肉吧?味道很香,你无法想象。”
“羊汤泡馍,我天天吃,你吃过吗?”
“别扯了!一天到晚就瞎聊,你能在陕北吃羊肉,我在京城都能吃上龙肉!”
说着张海洋急忙问道:“快跟我说说,东北到底有什么熟人,不会是你在外面认识的什么杂院的人吧?是不是那个叫李奎勇的?”
“不会是,李奎勇跟我一起在陕北待过,还偶尔碰见过几次。”
“他是谁?我认识吗?”
“你认识,不但认识,还是从小认识的。”
“从小认识?”
这让张海洋有些摸不着头脑,从小认识的还有谁去了东北?还想再问时,钟跃民闭口不谈,气得他都想揍这小子一顿。
王家屯。
薛成远收拾完东西,到了晚上,屯里的黄挺、王伟强和二毛三人一起送他下山。
“说实话,我还没去过吉春。”
几人在黑夜中举着火把,带着手电筒下山时,黄挺突然说道。
“真的假的?黄哥,你当兵是在哪里当的?”
“北边,离这儿不远。”
“你们没坐火车过去吗?”
“去北边不一定非要经过吉春。”
说着黄挺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年前我给我堂哥寄出的信你还记得吗?”
“记得,那信是我写的,我能不记得吗?”
薛成远想起自己刚到长白山时,计划在那里种植大棚蔬菜的事情。
黄挺有个堂哥在黑哈石油厂那边,想着能否托关系弄些塑料布来。
但没想到过了几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
薛成远总不能把种在空间里的蔬菜拿出来,要是拿出来,怎么解释这些东西的来源呢?
“他说有办法弄到,但需要用别的东西交换才行,他自己没有权利。”
“等秋天再说吧。”
薛成远挥了挥手:"现在雪都开始融化了,再找塑料布也没什么意义,改天再说吧。
"
"哎!"
"你们先回去吧!我就先走一步了!路上小心点!"
上了拖拉机后,薛成远向周围的人打了个招呼,拖拉机轰隆轰隆地冒着黑烟渐渐远去。
"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怎么认识我们老队长的?"
薛成远坐在摇晃的拖拉机上,忍受着嘈杂的声音,大声喊道:"你们王家屯的大队长是我父亲的战友!我该叫他叔叔!"
"原来是这样,这次真是麻烦你了!"
"别客气!"
薛成远万万没想到,这位老队长的关系网如此广泛,到处都有认识的人。
等拖拉机把他送到吉延后,打了个招呼,对方就开着拖拉机离开了。
薛成远走进火车站,等待列车的到来。
站内人不多,火车也是一周才开一次。
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是边境城市,恐怕连铁路都不会有。
从吉延到吉春一路奔波,总共花了三天时间,确实挺慢的。
更何况从吉延到吉春还得绕路,时间自然更长了。
三月二十二日,伴随着一声汽笛鸣响,火车缓缓冒着白烟驶入吉春车站。
"吉春车站到了,请同志们带好行李,注意别落下东西!"
薛成远背着从四九城带来的包,穿着一身军绿色衣服下了车,再次回到了这个熟悉的车站。
比起从长白山回来时,这一路已满是春意。
长白山的高海拔延缓了春天的脚步。
喜欢四合院:醉酒后,错把淮茹当老婆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四合院:醉酒后,错把淮茹当老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