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急忙解释:"老队长您放心,当时成远和黄哥都在里面检查过了,没问题的。
"
"就跟以前一样,放在一起没动。
"
"我回来的时候,他们搬的是生活用品,最底下的一层完全没碰,不会有危险的。
"
老队长摇摇头:"这事还是得说清楚,让全村人都知道。
"
不过说了之后,村民们犹豫了一下,依然决定去。
毕竟又不是泄露到外面,有什么好害怕的。
在老队长的带领下,王家村的村民又一次在夜色 ** 发,每户人家都带上了双份干粮。
说不定这一去一回,天就亮了。
至于春耕的事,明天回来熬一天又如何?
春耕虽重要,但军大衣的重要性岂可忽视?王家屯目前仅有一件薛成远从城里带来的呢子大衣。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这件大衣还是从外面带进来的。
若每个王家屯的人都穿上军大衣,明年秋收结束后开展大练兵时,那场面定会威风凛凛。
冬季上山也能保暖实用,实在不行还能当作被子,那是再好不过的。
至于被褥什么的,更是不可或缺!
众人冷得直跺脚,跟着柱子走,走了几个小时还没到。
“柱子,你是不是带错了路?”柱子坚定地说:“没瞎火,看得到,前面不远了,再走一里!”众人继续前行,还没走完一里,就看到前方火光闪烁。
“到了,就在前面!”
薛成远与黄挺等人坐在地上休息,围着火堆取暖。
军大衣数量充足,直接铺在地上当床,坐在上面。
带来的鸡和兔子挂在树枝上烧烤,已经吃掉了一半。
“你看这些鸡和兔子,是不是已经快吃完了?”
“现在吃和没开始吃的时候感觉肯定不一样吧,你这家伙!”
“平时都没事,今天怎么老提这事。”
薛成远没说话,撕下一些骨头较多的部分递给旁边乖乖坐着摇尾巴的三只小狗。
“成远,你给狗吃这么好的肉,是不是太浪费了?”
“浪费?”
薛成远笑着摸了摸三只小狗的头:“要不是它们发现那只大猫,被咬死都不知道为啥。”
“等回去给你们改善伙食,吃顿好的!”
三只小狗听到这话,尾巴摇得更欢了。
“嘿,它们居然听懂了,你瞧瞧。”
薛成远看向对面的王伟强:“伟强哥,你也给你的狗喂点,带这么远,这些东西也不少。”
“说不定回去的时候,你的狗还得帮着拉点东西,不然这么多东西根本下不了山。”
有人问:“你家的狗,这个月之后就不能拉雪橇了吧?”
“对,过完这个月就不行了,春天一到,长白山开始融雪,平地拖不动,累死它也拉不了多远。”
众人闲聊间,王伟强指向远方:“他们来了。”“正好,赶紧准备回去。”“谁能在这儿睡,谁愿意啊?”“回不去,得有人在这儿守着,等着部队来。”众人一想,确实如此。
“先把东西运下山,再派人通知,等通知也不是大事。”山上的人刚到地方,就推着早就备好的物资往山下运。
由于搬运量太大,一趟根本运不完。
最后只能先运送重要的物资,每人分一件军大衣再往下运。
至于通知的事,等到天亮,叫海东青来,送一封信就行。
第二天清晨,在仓库里休息一夜后,薛成远早早起来,叫来海东青,把写好的信交给他,让他送给于兴生,让他去找黄厂长汇报。
“什么?王家屯护林队发现日军仓库了!还有毒气弹!”黄厂长一听就急了,看着于兴生:“真的?”
“千真万确,信上写着呢。”
黄厂长再次审视那封信,确认其来源后,果断拨通电话,直连昔日上司。
“没错,是我过去的部下派来的信。”他说得斩钉截铁,“里面有武器装备,还有毒气弹,老首长,我敢担保!”对方迅速回应:“好!我会在此等待援军到来。”
还未到正午,数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已乘车抵达国有林场,由一位经验丰富的两毛四指挥。
命令下达:“先去王家屯,让他们领路。”“全体集合,加速前进!”
山路间,初露的新芽因队伍行进而退避,万物仿佛准备归于寂静,又将迎接新生。
此刻,王家屯的物资转移尚未完成,部队也未完全到达。
几名持枪者守在仓库外看似闲谈,实则警戒四方,连一只老鼠都不容逃脱。
薛成远思索片刻,对身旁的黄挺道:“黄哥,你们在这等,我去山外围转转,找找通风口在哪。”黄挺疑惑:“直接进仓库找不就行了吗?何必绕远?”但薛成远坚持己见,背着枪沿山而行。
既然敌人的仓库建于长白山深处,必有隐情。
或许这里藏匿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人力与物力投入如此巨大,绝非偶然。
如今环境艰苦,当年更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