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良生日那天刚好是周日,所以当天聚在一起。
杨晓玲一家三口都来了,有泡泡在,包间里才多了一丝欢乐。
杨妈将鸡蛋面拿出来,颇有点讨好杨志良的意味。
“志良,妈特地手工擀面给你做的,你尝尝。”
杨志良抿了抿嘴,到底还是拿起了筷子。
“谢谢妈,你坐吧,你年纪大了,以后还是别劳累了,过生日我都会点一碗面的。”
杨妈诶了声,心里好欣慰。
不容易啊,儿子又和她说了这么长一句话。
杨志良吃了几口,泡泡闹着想吃,用手扒拉。
“泡泡不吃哦,泡泡喝奶奶。”
杨晓玲连忙将泡泡抱走,虽然添加了辅食,但辅食都是不加调料的,这面,杨晓玲一般不会给吃。
泡泡吃不到,扯着嗓子嗷嗷哭。
杨妈说:“给他试试应该可以的。”
“不行,吃上瘾了他就不爱喝奶和没调料的辅食了。”
对于教育孩子,杨晓玲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的。
只是她觉得奇怪,泡泡以前也不会看到大人吃,就扒拉碗咿咿呀呀。
最近几次带他出来,咋都各种想吃大人的食物。
难不成吃过?
思及此,她留了个心眼。
小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几个大人轮流哄,小家伙又被转移了注意力停止哭泣了。
杨志良把面吃完了,又说了句谢谢妈。
杨妈听着很不是滋味:“志良,你不用对妈妈这么客气。”
他们是母子啊,又不是陌生人,句句道谢,真的好生疏。
恰好服务员上菜,杨志良没接杨妈的话。
菜色很丰富,吃饭时萧乘风一直在活跃气氛,杨志良也会和姐姐姐夫聊,有时候会将自己的工作生活说得很详细。
杨妈就在一旁听,就感觉格外满足了。
时不时还会插上一句话,比如:“志良长大了,有出息了。”
“志良越来越厉害了,妈妈好欣慰。”
“志良啊,你是妈妈的骄傲。”
杨志良不接话,也没反驳。
其实杨妈还想问一句:“志良啊,最近有没有遇到合适的姑娘。”
但她没敢,这话在心里转来转去,愣是说不出口。
身负巨债不得不离婚后,杨妈终于学会了不乱说乱问乱指挥。
吃完饭后又回了趟家,晚上在家吃的蛋糕。
吃完后,杨志良没留宿,杨爸和他一起离开了。
杨晓玲夫妻也回家了,偌大的别墅,又只剩杨妈一个人。
无尽的空虚落寞孤单,再次席卷而来。
但今天还算好,她有回忆作伴。
杨晓玲给杨志良提了个醒:“前些天周雅微出现在家附近,屡次想接近妈,不过妈没搭理,我寻思着她大概率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又想起你这个前夫了。
志良,你可千万别犯傻,知道吗?”
杨志良讥讽地勾了勾唇:“婚是我要离的,我怎么可能继续蠢到和她复合,我没有绿帽癖。”
周雅微,他嫌脏。
“反正你自己有分寸就行。”
杨晓玲也就提个醒,再多的,她也管不了。
因为,她还得仔细问问泡泡为什么扒拉大人碗筷的事。
她先问的育儿嫂,育儿嫂起初说没有的,都是严格按照婴儿标准给做辅食。
杨晓玲拉下脸,语气也严肃了几个度:“陈姨,该知道的我都知道了,最近我经济也困难,打算亲自带泡泡,所以从下个月起,你不用来了。”
陈姨一听,那还得了。
这雇主好相处不说,而且特别慷慨,住的条件也好,她不想失业。
她连忙道:“夫人啊,我说过老爷子好几次了,可他执意要喂,我真劝不住啊。”
“你怎么劝的?”
“我就说泡泡还小,那些大人吃的菜啊,还有水果啊,泡泡是不能吃的,他有专门的辅食吃就够了。
可老爷子说这有啥,小时候都这么喂的,还让我别多嘴,说你上班忙,别给你添麻烦。
老太太也说没事,让我做好分内事就行,你又早出晚归,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啊。”
当育儿嫂,也难啊。
“那你现在怎么就知道说了,你的工资是我发的,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为什么不说!
我爸从泡泡几个月开始给他吃大人的东西的?”
杨晓玲气得头疼,以前养娃糙,确实活的多,但出事的也不少啊。
只是出事的,都不会说话了,所以大家就会觉得以前那样养娃没问题。
这叫幸存者偏差!
和你去火车站采访大家能不能买到票是一个道理,买不到票的,能出现在火车站吗?!
而现在大环境差,各种添加剂,污染,层出不穷。
很多疾病都年轻化,越来越多人身体出问题。
泡泡那么小,杨晓玲只想尽可能地给他更科学的喂养,萧爸表面答应得乐呵呵的,背地里搞这事?!
陈姨弱弱道:“差不多六个月的时候吧,但给的不多,就尝尝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