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亦竹看着盘中鲜嫩的鱼肉,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筷子尝了一口。
鱼肉的香气在口中散开,带着淡淡的咸味和调料的香气,外焦里嫩,确实好吃。
她有些意外,没想到行启居然还有这手艺,心中一沉,自是不愿儿子做这些庖厨闲务,但看着他期待的眼神,终究还是按捺住。
“嗯,很好吃。”
行启笑得眉眼弯弯。
“母嫔喜欢就好。”
乔亦竹将盘子放在一边,拉过他的手。
“启儿,你的手艺不错,不过,母嫔希望你能把心思放在读书上。”
行启垂下头,他虽身为大哥,却在考试中常年与三弟交替居于末位。
她知道儿子资质鲁钝,但心中还是存着一丝希望。
“启儿,你若是肯努力,一定可以考得很好。”
行启低着头,声音有些闷闷的。
“儿臣会努力的。”
这些年他废寝忘食,与其他弟弟妹妹也不走动,换来的却不是长进,而是日益虚弱的身体。
乔亦竹见他情绪低落,连忙安慰。
“母嫔知道启儿已经尽力了,但是……”
行启却不想听她的安慰,连忙保证。
“儿臣知道了,儿臣以后一定好好努力,不让母嫔失望。”
她看着儿子如此乖巧懂事,心里既欣慰又心疼。
行煦这日被陆丹恂召去紫宸殿,未答上父皇出的论题,仍得了不少赏赐,兴冲冲地往回走,却未料迎面撞上了人,险些摔倒在地,好在被人扶住。
他站稳后,抬眸看去,只见一垂髫年纪的女孩身姿窈窕,着一袭天水碧色百褶如意月裙,梳着元宝髻,发髻上簪着几支精巧的步摇,瞧着十分清丽可爱。
正是姑姑清河长公主的小女儿,殷锦雨。
女孩儿被他撞得后退几步才站稳,显得有些狼狈,微微蹙眉,轻轻揉了揉手臂,抬起头,目光与他相遇,眼角下有颗朱砂痣。
行煦瞧着有些面熟,回过神,连忙道歉。
“抱歉抱歉……”
殷锦雨见他衣饰华贵,应是位皇子,连忙福身行礼。
“臣女清河长公主之女殷氏锦雨,见过殿下。”
行煦听到她自报家门后,立刻回忆起父皇的安排来。
父皇有意让自己与清河长公主之女订婚,只是这殷锦雨似乎比自己小上两岁。
她姿容妍丽,眉目如画,一双秋水剪眸透着疏离,冷冷清清,但面上并未显露出任何情绪,只等着他开口说话。
行煦打量着眼前的女孩儿,意识到她可能将成为自己的未婚妻,心中不禁有些紧张,轻咳一声,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表妹不必多礼。”
殷锦雨起身,抬眸看他,微微蹙眉,轻声问道。
“不知殿下方才为何突然冲撞过来?”
行煦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解释道。
“抱歉,方才我心急往回走,没留意到前方有人。”
她挑了挑眉,看向眼前这有些冒失的少年。
“殿下可是遇到了什么急事?”
行煦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犹豫片刻后,还是开口。
“方才父皇考校我功课,我没答上来……”
越说越小声,声音几不可闻。
女孩儿见他有些窘迫,轻笑出声,随即软声安慰。
“殿下不必在意,皇上只是希望殿下能多学些东西罢了。”
行煦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知道父皇是为了他好,可他就是不想读书,只想骑马打仗。
殷锦雨见他垂头丧气,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安慰而开心,便也闭上了嘴,不再说话。
行煦正烦闷呢,没想到她居然就这么不说话了,抬眸看去,只见她正微微侧头,看着远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五皇子行祉已入学将近五月,尽管其他皇子起步要早,但他天赋异禀,记忆力惊人,再加上有母妃的悉心教导,在学业上遥遥领先。
顾明宁察觉到他在学业上过于突出,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于是便有意引导他。
“读书要懂得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避免锋芒太露。”
行祉虽然年纪小,但也能理解母妃的苦心,开始收敛锋芒,不再过于显露自己的才华,只是也越发不想见人。
除了上课,几乎都待在德仪殿里,不去别的宫室,兄弟姐妹们除了同胞兄长行川,也不来找他玩。
顾明宁有些担心,这样下去,行祉会不会变得孤僻内向?
但转念一想,这样或许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椒房殿内也多了几分燥热。
行璋懒洋洋地躺在榻上,身上盖着薄薄的纱帐,整个人都显得无精打采,玉颂在一旁担忧地看着。
他的小脸蛋红扑扑的,嘴唇干裂,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脸上。
殷亚仙坐在榻边,忧心忡忡地看着行璋,轻声唤着。
“璋儿,你感觉好些了吗?”
行璋只是哼哼唧唧地往她怀里钻,蔫蔫的。
殷亚仙无奈地叹了口气,轻声安抚着行璋,同时吩咐宫人赶紧去请太医。
近来璋儿时常发热,已连续两日深夜寻皇上过来,也不好再命人去请。
行璋体温降不下去,她忧心忡忡地在殿内踱步。
行璋的奶嬷嬷在一旁抹着泪,伺候的小宫人亦被吓得不轻。
她停下脚步,看向奶嬷嬷,语气稍显不耐。
“为何哭哭啼啼的?”
奶嬷嬷连忙擦去眼泪,跪下道。
“娘娘恕罪,老奴只是心疼小皇子。”
殷亚仙眉头微蹙,心中涌起一丝烦躁。
“心疼便更应为主子着想,若不能好好照顾璋儿,本宫留你何用?”
奶嬷嬷吓得不敢抬头,连连叩头。
“娘娘息怒,老奴知罪。”
殷亚仙心中虽有些不忍,但想到行璋的健康,还是狠下心来。
“你若再这般疏忽,本宫绝不轻饶。”
奶嬷嬷连连称是,不敢再哭。
她叹了口气,坐在榻边,将行璋抱在怀中,轻声哄着。
玉颂在一旁看着,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但到底是皇后之女,经历得多了些,性子也沉稳些。
“母后,弟弟会好起来的。”
喜欢延平宫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延平宫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