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迷云裂隙
边境基地的量子钟在上午十点投射出全息日历,陆川望着“地球历2026年1月15日·休整期第23天”的字样,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战术终端边缘——那里还留着诺拉用荧光苔藓粘的北极熊贴纸,边角已有些卷曲。
“连长,该出发了。”陈立靠在宿舍门框上,机械义眼难得地关闭了战斗模式,“老周把量子信标调成了北极熊形状,说这样诺拉的脑电波能精准定位。”
休闲区传来小李的哀嚎:“陈哥你居然把能量匕首借给诺拉刻木雕?她昨天刚把我的战术笔削成两半!”少女的笑声混着荧光苔藓的微光飘来:“小李哥哥的笔太脆啦,像北极的薄冰!”
生物实验室里,老周正往“北极熊号”量子信标里注入诺拉的脑电波样本:“根据平行世界的光卵碎片分析,暗物质云团里的量子隧道和你父亲的科考舱存在基因共振。”他突然指着培养舱,“看,光卵们在给信标‘画地图’,用的是你在北极战斗时的能量轨迹。”
信标表面,由荧光蛋白构成的星图正在自主更新,最终汇聚成银河系边缘的暗物质云团——那里正是父亲信息中提到的坐标。陆川接过信标,北极熊的鼻尖恰好对准云团中心的裂隙,仿佛在指引某个被遗忘的宇宙伤口。
“全体注意,‘卵生级’星舰已进入跃迁准备。”陆清瑶的投影出现在实验室,身后是整装待发的银色战舰,“根据老周博士的苔原级共生体基因研究,暗物质云团内的量子辐射场,可能是蜂群代码的发源地。”
星舰的曲速引擎在正午十二点准时启动,诺拉趴在观测台玻璃上,看着舷窗外的群星被拉伸成光带。她颈后的印记突然亮起,与“北极熊号”信标产生共振,信标表面浮现出因纽特神话中的“迷云之神”——那是她从未向任何人提起的、关于极夜的古老传说。
“迷云在吞噬星星。”诺拉突然抓住陆川的手,指尖触碰到他掌心的剑茧,“就像...就像光卵在梦里告诉我的,那里有很多‘未孵化的蛋’。”
暗物质云团在三小时后显现,那是片直径达光年的混沌区域,无数黑色雾霭如活物般翻涌,每道褶皱都在吸收星舰的探测波。陈立的操作台上,雷达屏呈现出诡异的雪花屏:“不是干扰,是云团在主动拒绝被观测——和星渊裂缝的初期形态一模一样。”
老周的生物扫描仪突然捕捉到异常:“诺拉的脑电波正在同步云团的振动频率!她的晶体印记...变成了暗物质的颜色!”
观测台的玻璃上,诺拉的倒影突然分裂成七个重叠的影像,每个都指向云团的不同位置。陆川的光铸长剑发出蜂鸣,剑刃上的量子蝴蝶纹路首次呈现出黑色——那是与暗物质产生共鸣的标志。
“信标在发热!”小李举着“北极熊号”信标,金属表面浮现出父亲的科考舱坐标,“坐标在云团核心,那里有个稳定的量子锚点,像是什么人特意留下的。”
星舰在云团边缘遭遇第一波攻击——由暗物质凝聚的触手穿透了量子护盾,触手上镶嵌着无数光卵碎片,每个碎片都映着进化派领袖的脸。“欢迎来到蜂群的摇篮,仲裁者。”碎片们异口同声,“你们人类的‘休整’,不过是给我们的进化让路。”
陆川的长剑劈开触手的瞬间,暗物质碎片竟吸收了光铸能量,转而在星舰外壳上生长出蜂巢状结构。诺拉突然站起,颈后的印记化作北极熊虚影,对着云团发出只有光卵能听见的低吟:“阿帕图克神说,迷云里藏着星星的孩子。”
奇迹般的,蜂巢结构开始崩解,暗物质触手蜷缩回云团深处。老周的检测显示,诺拉的脑电波中混入了光卵的“安抚频率”——那是她在基地休整期,通过与光卵玩魔方学会的、能平息量子乱流的特殊能力。
星舰穿越云团核心时,所有人的呼吸同时停滞。直径百公里的金属结构体悬浮在暗物质中,表面刻满与原初之卵相同的螺旋图腾,而入口处的浮雕,正是陆川在太湖底纪念馆见过的、父亲二十年前的背影。
“这是...‘深渊守望者’初代星舰。”陆清瑶的声音带着颤抖,“比人类已知的任何文明都早三万年,却用着与你父亲相同的基因密钥。”
当陆川的手掌按在浮雕心脏位置时,整座结构体突然亮起,内部浮现出成百上千个休眠舱,每个舱内都沉睡着带着金色印记的人类——他们的面容,与死亡谷小队的队员们一模一样。
诺拉的北极熊虚影突然冲进结构体深处,停在中央祭坛前。祭坛上,一枚巨大的光卵正在吸收暗物质能量,卵壳表面流动的,正是诺拉梦境中的“迷云之神”图案。
“父亲...”陆川的声音沙哑,休眠舱的玻璃上,凝结着与太湖科考舱相同的水雾,“他早就知道这里,知道蜂群代码的起源,甚至知道...”他看向诺拉,少女正用指尖触碰光卵,暗物质雾霭在她掌心化作北极光,“知道人类与暗物质的共生,才是对抗星渊的最终答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