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十二年,雾灵镇迎来了三十年一度的核雕盛会。镇口的酸角树下,搭起了三丈高的彩楼,楼上挂满明远从各地搜集的核雕珍品:有川中匠人雕的“竹林七贤”,有江南巧匠刻的“二十四节气”,最显眼的是中央悬挂的“雾灵长卷”核雕——二十枚酸角核连缀成画,将镇民从公仓劫案到宫廷献艺的历程娓娓道来。
徐清川坐在彩楼之下,望着台上忙碌的明远,忽然想起楚三绝临终前的话:“核雕之道,如酸角树般,根须深扎泥土,枝叶方能参天。”阿远穿梭人群中,给每个前来观展的匠人递上酸角糕,糕上用糖霜绘着核雕纹样,引来孩童们的阵阵欢笑。
正午时分,圣旨到。圣上特派太医院院首前来,宣明远进宫担任核雕供奉。明远叩首谢恩,却从袖中掏出枚酸角核雕:“草民恳请陛下恩准,将雾灵核雕工坊定为‘民间传习所’,让这门手艺永远留在百姓中。”核雕上刻着“万民同乐”四字,每个字里都藏着镇民的剪影。
院首接过核雕,老泪纵横:“当年楚大人为救皇子,剜肉刻核以证清白,今日你又以核雕诉民生,真乃楚门风骨。”他从怀中取出楚三绝的核雕刀鞘残片,与明远的刀柄相拼,竟成完整的“仁心”二字——那是当年楚三绝为皇子治伤时,故意留下的传承印记。
盛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盲眼雕核”表演。明远蒙住双眼,仅凭指尖触感雕核,片刻后举起的酸角核上,竟显出“心有灵犀”四字,核纹与苏挽秋新绣的酸角花帕子完全吻合。台下掌声雷动,镇民们这才明白,真正的核雕绝技,从来不是靠眼,而是靠心。
黄昏时分,彩楼前燃起篝火。各地匠人围坐在一起,用酸角核雕交换技艺:川中匠人传授“镂空技法”,江南匠人分享“染色秘方”,雾灵镇的老匠人们则演示如何从酸角核的天然纹路中“寻字取意”。阿远跟着明远学习雕“夜读医案”核雕,刻刀下的徐清川眉纹舒展,仿佛正在推敲疑难杂症。
子时初,彩楼突然来了位不速之客——权臣余孽的密使。他混在人群中,企图点燃藏在酸角核里的炸药,却被阿远识破。阿远甩出酸角核算盘,算珠击中密使手腕,炸药包掉在篝火旁,却被明远用核雕刀挑到空地上,轰然炸开的火光中,竟显露出“邪不胜正”的酸角核纹。
“酸角核雕,雕的是人心,不是阴谋。”明远踏灭火星,手中的核雕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你看这篝火,烧尽了黑暗,却烧不尽人间烟火。”密使望着四周愤怒的匠人,终于瘫倒在地,他腰间的酸角核手串散落一地,每颗核上都刻着“杀”字,却被镇民们的“平安”核雕层层包围。
雾灵镇的清晨在核雕的清香中醒来。明远带着阿远踏上进京之路,马车上装着的,不仅是献给圣上的核雕贡品,还有镇民们连夜赶制的“民生核雕集”——里面有农夫耕地、织女纺纱、医者施药的场景,每一枚核雕都带着阳光与汗水的味道。
徐清川与苏挽秋站在镇口送别,医庐的酸角核灯依然亮着,照亮了新挂的对联:“核里藏春秋,雕尽人间百态;心中存日月,照破世上千邪。”阿远望着渐远的雾灵镇,突然明白,无论走到哪里,这小镇的烟火气,这核雕里的匠心,都是他们最坚实的根。
而在紫禁城的御书房里,圣上望着明远献上的“民生核雕集”,突然下旨:“开核雕科举,选民间匠人入朝,以核雕传民情,以仁心铸国魂。”旨意传到雾灵镇时,酸角树正结出累累硕果,每颗核上的天然纹路,都像是匠人手中的刻刀,在岁月里刻下永不磨灭的传奇。
喜欢青春靓丽2020:5:28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青春靓丽2020:5:28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