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工作,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某世界 500 强企业前来汉东考察时,起初对投资建厂表现出浓厚兴趣。可当他们来到污水处理厂,刚一靠近,刺鼻的异味便扑面而来,企业代表当场脸色骤变,毫不犹豫地中断了谈判。祁同伟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连夜驱车赶到现场。污水管道破裂处,黑水如汹涌的暗流,不断涌出,正缓缓渗入土壤,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他眉头紧锁,蹲下身子,全然不顾污水溅湿裤脚,用矿泉水瓶取了样本,转身目光如刀,看向环保局负责人:“明天早上八点前,我必须看到整改方案,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 第二天清晨,天空刚泛起鱼肚白,他便带着整改后的水样,匆匆赶到企业代表下榻的酒店。面对满脸狐疑的企业代表,他语气坚定:“汉东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我们的底线,也是发展的底气所在。我们有决心、有能力解决好环境问题,为企业提供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 企业代表接过水样,仔细查看,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认可与期待。
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同样暗流涌动。在某次干部考核反馈会上,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某资深处长满脸通红,情绪激动,对着考核结果猛地拍桌子:“我辛辛苦苦干了三十年,就因为没搞出创新项目,排名居然在年轻人后面?这公平吗?”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强烈的不满与愤怒。祁同伟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神色平静地播放了一段基层调研视频:画面里,年轻驻村干部带领着村民直播卖货,曾经滞销的山货在屏幕前被抢购一空,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代在不断变迁,” 视频结束后,祁同伟合上笔记本,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如果我们的干部依旧停留在过去的工作方式上,汉东的发展必将停滞不前。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处长听后,脸色一阵白一阵红,默默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区域协同发展,也面临着复杂的利益博弈。当祁同伟提出 “汉东 - 临省经济带” 构想时,周边地市顾虑重重,纷纷持观望态度。祁同伟并未气馁,亲自带领工作组,一家一家地逐个拜访。在某次协调会上,现场气氛压抑,各方意见僵持不下。他不慌不忙,掏出一份测算报告:“大家请看,仅交通互联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省物流成本 20 亿元。与其各自为战,在激烈的竞争中损耗资源,倒不如抱团取暖,携手共进,实现互利共赢。”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会议室里久久回荡。接着,他又提议建立干部交叉挂职机制,目光诚恳:“让干部们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打破行政壁垒,共同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与协商,各地市代表的态度逐渐缓和,开始认真思考这一构想的可行性。
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传统企业转型遭遇了巨大的阵痛。某纺织厂厂长满脸愁容,手里紧紧攥着皱巴巴的裁员名单,找到祁同伟。名单上一个个名字,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刺痛着厂长的心:“祁书记,机器换人要投入几千万资金,我们实在负担不起。不转型,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可转型的话,资金又成了大难题,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厂长的声音带着哭腔,满是无奈与绝望。祁同伟拍了拍厂长的肩膀,安慰道:“别着急,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没有空谈政策,而是立刻联系了纺织研究院的专家,带着技术团队马不停蹄地赶到纺织厂实地考察。三个月后,当看到改造后的生产线效率提升了 40%,曾经沉闷压抑的车间里,如今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厂长红着眼眶,紧紧握住祁同伟的手,声音颤抖:“祁书记,我们又有信心了,太感谢您了。”
民生保障,始终是发展的核心落脚点。在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祁同伟踩着生锈的楼梯,一步一步艰难地爬上六楼。楼道里昏暗潮湿,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一位居民满脸无奈,向他诉说着水压不足的困扰:“祁书记,我们这楼水压一直上不来,平时洗澡、做饭都成问题,您可得给我们想想办法啊。” 祁同伟蹲在水表箱前,仔细查看管道走向,眉头紧锁,转身对住建局长严肃地说:“改造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必须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实惠。” 当得知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因资金短缺濒临关闭时,老人们满脸无助的神情深深刺痛了他。他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国企进行公益投资,语气坚定:“经济发展得再好,也不能忘了这些需要关怀的群体,他们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人才战略布局,急需破局。在高校座谈会上,学生们直言不讳:“汉东留不住高端人才,主要原因是缺乏配套的科研环境。实验室设备陈旧,科研经费不足,我们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 祁同伟听后,神色凝重,当场决定在高新区设立 “人才飞地”,让外地专家可以远程指导,为汉东的科研注入新鲜活力。他还积极推动建立人才公寓积分制度,目光坚定:“我们不仅要提供住房,更要让人才感受到尊重和价值,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在汉东,为汉东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