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市场监管局的走廊,往昔是忙碌与秩序的生动写照,如今却被慵懒和懈怠的阴霾笼罩。执法人员的脚步声拖沓而沉重,三两成群地在楼梯间扎堆。有人弓着背,双眼紧盯手机屏幕,手指在短视频界面上机械地滑动,时不时发出几声短促、空洞的轻笑;有人叼着香烟,烟雾缭绕中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昨夜牌局的跌宕起伏,烟灰肆意飘散,在光洁的地板上留下星星点点的污浊印记。
三楼执法大队办公室的门半掩着,缝隙间传来细微的 “滋滋” 声,那是香烟燃烧时特有的响动。执法大队队长王刚,此刻正惬意地半躺在真皮座椅上,双脚大剌剌地搭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上,鞋底的污垢毫不客气地蹭脏了洁白的纸张。他指尖夹着的香烟忽明忽暗,烟灰不受控制地簌簌落下,落在摊开的《执法检查计划表》上,烫出一个个焦黑的小洞,恰似这份计划如今无人问津、千疮百孔的命运。
“王队,这个月的专项检查……” 年轻科员小李小心翼翼地探进头,声音里满是犹豫与忐忑。他站在门口,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眼神中写满了不安。王刚眼皮都没抬一下,嘴唇轻启,吐出一个烟圈,那烟圈慢悠悠地升腾,在空气中逐渐消散。“急什么?现在风声紧,先缓一缓。” 他的语气满是散漫与随意,仿佛这些关乎民生的执法工作,不过是不值一提的琐事。话音刚落,手机突兀地震动起来,屏幕亮起一个陌生号码。王刚迅速抓起手机,眼神瞬间锐利如鹰,接通后,听筒里传来压低的声音:“王哥,城东那家火锅店想开张,您看……” 王刚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指甲在桌面有节奏地敲出嗒嗒声,好似在弹奏一曲罪恶的旋律:“老规矩,让他们把材料放芙蓉酒店 302 房。” 说完,他挂断电话,又悠然地靠回座椅,继续吞云吐雾。
这般场景,自改革推行后的三个月起,便成了市场监管局里见怪不怪的常态。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仿佛陷入了一片泥沼,动弹不得,陷入了诡异的停滞状态。原本雷打不动每月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如今不见丝毫踪影,如同人间蒸发。食品抽检量锐减 60%,曾经穿梭于各大超市、农贸市场的抽检人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过期的酸奶、变质的肉制品,堂而皇之地摆在超市货架的显眼位置。它们就像无声的嘲讽,无情地嘲笑着监管的缺失。消费者投诉电话被打爆,听筒里满是愤怒与无奈的声音,接线员只能机械地重复着 “已记录,请耐心等待”,可那等待,似乎永无尽头。
与此同时,一场精心策划、来势汹汹的 “举报风暴”,如暴风雨般悄然席卷汉东大地。新山水集团的法务部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堆积如山的诉讼材料几乎将办公桌淹没,高小琴坐在桌前,眉头紧锁,翻阅着厚厚的举报信。她的手指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愤怒与无奈。由 32 名职业举报人组成的 “战队”,犹如嗅觉敏锐、训练有素的猎犬,死死咬住企业不放。从包装袋上毫不起眼的字体字号不符,到模糊不清的成分标注,每一处细枝末节都被他们无限放大,扣上 “虚假宣传”“商标侵权” 的沉重罪名。企业法务团队日夜奋战,却仍难以招架,不得不抽调大量人力应对诉讼。应诉成本如火箭般飙升,瞬间达到原来的 300%,让企业苦不堪言。
“高总,这些举报根本站不住脚!” 法务总监满脸通红,激动地拍着桌子,桌上的文件被震得沙沙作响。“可法院那边一直拖着不判,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高小琴望向窗外,远处市场监管局的大楼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冷硬、冰冷的光。她的思绪飘远,想起祁同伟说过的话:“改革必然触动利益,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那时的她,虽有心理准备,却没想到这硬仗,竟如此艰难。
在市场监管局内部,一场惊心动魄的 “逼宫” 大戏,正悄然拉开帷幕。127 名执法人员联名提交调离申请,申请书上密密麻麻的签名,歪歪扭扭却又触目惊心,像一道刺眼、难以愈合的伤疤,横亘在改革的道路上。某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成,在局务会议上,公然拍桌而起,脸涨得通红,青筋暴起:“现在搞什么电子监察、透明执法,这不是断咱们活路吗?” 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几分破罐子破摔的决绝。一周后,他因 “对抗改革” 被免职,消息传出,局里瞬间弥漫着诡异的沉默。有人暗自庆幸,觉得张成太过莽撞;有人兔死狐悲,担心自己的未来;更多的人则在观望,眼神中满是迷茫,等待这场风暴的最终走向。
祁同伟的办公桌上,厚厚的舆情报告和群众投诉信堆积如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省长走进办公室,看到这一幕,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将茶杯重重放在文件上,“砰” 的一声,震得钢笔都跳了起来。“市场监管关乎民生,再这么下去,老百姓要戳咱们脊梁骨!”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深深的忧虑与愤怒。祁同伟缓缓翻开王刚的档案,照片上的王刚,身着笔挺的制服,身姿挺拔,目光坚定,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散发着正义的光芒。可如今的王刚,早已被利益蒙蔽双眼,腐蚀得面目全非,沦为金钱的奴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