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报暗流
夜色如墨,陈长安独自站在团部后山的松树下,指尖夹着一支快要燃尽的香烟。远处,太行山的轮廓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团长,情报到了。"赵刚快步走来,递上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陈长安借着月光扫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果然如此。"
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
"阳泉镇西十里,老君庙。驻军一个小队,物资堆积如山。"
"情报可靠吗?"赵刚低声问道。
"老周用命换来的。"陈长安将纸条揉碎,火星在掌心一闪而逝,"鬼子这次扫荡的补给中转站,就在那儿。"
(2)夜探敌营
午夜,陈长安带着特战队队长张大彪和三名侦察兵,悄无声息地摸到了老君庙外围。
"团长,你看。"张大彪指了指庙门前的岗哨,"两个明哨,一个暗哨,机枪阵地设在东南角。"
陈长安微微闭眼,意识沉入系统——
"扫描开始。"
刹那间,整个老君庙的立体图像在他脑海中展开。四十二名日军士兵的位置、武器配置、巡逻路线,甚至连仓库里堆积的物资种类都清晰可见。
"有意思。"陈长安睁开眼,"鬼子把弹药和粮食分开放置,中间还隔着一道防火墙。"
"团长,咱们怎么打?"张大彪摩拳擦掌。
陈长安冷笑一声:"今晚,咱们给鬼子变个魔术——让他们的物资凭空消失!"
(3)幽灵行动
凌晨三点,正是人最困倦的时候。
庙门前的哨兵打了个哈欠,刚想摸出烟卷,突然感觉后颈一凉——张大彪的匕首已经割断了他的喉咙。几乎同时,另外两个哨兵也被特战队员解决。
"行动。"陈长安一挥手,三十名精锐战士如同鬼魅般潜入庙内。
接下来的十分钟,是老君庙日军小队生命中的最后时刻。睡梦中的鬼子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就被抹了脖子。机枪阵地的三名士兵刚被惊醒,迎面就是三发带着消音器的驳壳枪子弹。
"清理完毕。"张大彪擦了擦匕首,"一个没留。"
陈长安点点头,快步走向仓库。推开厚重的木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成箱的三八式步枪子弹堆成小山,二十多挺崭新的歪把子机枪用油纸包着,角落里还有上百袋大米和白面。最令人惊喜的是,仓库深处竟然整齐码放着三十多箱药品,磺胺片的标签在煤油灯下闪闪发光。
"发财了!"张大彪眼睛都直了。
陈长安却盯着墙上的运输计划表:"明天中午还有一批物资要到...很好,咱们就在这儿等着。"
(4)守株待兔
第二天正午,果然有三辆日军卡车晃晃悠悠地驶来。
"准备。"埋伏在庙墙后的战士们握紧了手中的枪。
卡车停在庙门前,驾驶室跳下来个日军少尉,嘴里骂骂咧咧:"这群懒鬼,怎么连个站岗的都没有?"
他刚推开庙门,黑洞洞的枪口就顶在了脑门上。
"别动,皇军。"陈长安用流利的日语说道,"你被捕了。"
十分钟后,三辆卡车的驾驶员全都变成了尸体,而车上满载的弹药、罐头和冬季军装,全都成了独立团的战利品。
"团长,这也太容易了吧?"张大彪一边往卡车上搬物资,一边嘀咕。
陈长安检查着新缴获的地图:"别急,好戏还在后头。"
(5)连环计
第三天傍晚,又一支运输队如期而至。这次鬼子学乖了,派了一个中队的兵力护送。
"团长,打不打?"埋伏在山坡上的战士们跃跃欲试。
陈长安却摇了摇头:"放他们进去。"
当日军车队驶入老君庙后,等待他们的是满地同僚的尸体和空空如也的仓库。中队长气得暴跳如雷,立即派人回总部报信。
"现在可以打了。"陈长安一声令下,埋伏在路边的战士们同时拉响了地雷。
"轰轰轰!"一连串爆炸将车队炸成了火海。侥幸逃生的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密集的子弹打成了筛子。
(6)断粮之危
太行山深处,日军扫荡部队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报告联队长,今天的口粮又减半了..."后勤官低着头,不敢看佐藤大佐铁青的脸。
"八嘎!第三批补给队呢?"
"失...失联了..."
佐藤一拳砸在桌子上:"命令各部收缩防线,减少弹药消耗!再坚持两天,援军就到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陈长安的独立团已经截获了日军电台密码。所谓的"援军",此刻正被129师主力牵制在五十里外,寸步难行。
(7)最后一击
第四天凌晨,陈长安亲自带队,突袭了日军最后一个补给点——一个隐蔽在山谷中的临时仓库。
这次战斗只持续了五分钟。守备的伪军一看到独立团的旗帜,立刻举手投降。
"团长,您看这个!"战士小王兴奋地掀开篷布,露出下面整整齐齐的十二门迫击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