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春分刚过,长安街两旁的槐树就急匆匆绽了白花。
王汉林蹲在轧钢厂锅炉房后头,盯着铁皮桶里噼啪乱蹦的玉米粒,鼻尖上悬着滴汗。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试验爆米花了——前两锅不是焦成炭块就是半生不熟,害得后勤班几个小子拉了两天肚子。
"“王班长,您这又是在倒腾什么新奇玩意儿啊?”
正在烧锅炉的老赵好奇地伸长了脖子,使劲儿朝着这边张望过来。
只见他那黑乎乎的手套几乎就要碰到那通红滚烫的炉膛了。
“去去去!一边待着去,别在这儿捣乱,要是耽误了我的大事,看你怎么担当得起!”
王汉林头也不抬地呵斥道,手中的火钳不停地拨弄着桶底的细沙。
就在这时,一道灵感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说时迟那时快,他迅速伸手扯过一旁的鼓风机管子,对准桶口就往里猛吹气。
刹那间,原本安静躺在热沙中的金黄玉米粒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欢快地跳动起来。
伴随着阵阵噼里啪啦的声响,香甜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让人闻之心醉神迷。
眨眼之间,十几颗雪白的爆米花犹如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白鸽,争先恐后地从沙堆里扑棱棱地飞射而出。
它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然后纷纷扬扬地散落一地。
与此同时,在这个礼拜天的晌午时分,大华电影院门口那张巨大的电影海报刚刚被重新糊上了一层厚厚的浆糊。
《龙须沟》这部影片的宣传海报格外引人注目,上面于是之所饰演的程疯子正瞪大了双眼,仿佛要从画面中走出来一般。
而在海报下方,则早已挤满了一个个紧紧攥着票根、满心期待的年轻人们。
王汉林将那辆略显破旧的自行车稳稳地停在了路边一根粗壮的电线杆旁,然后熟练地掏出一把生了锈的大铁锁,“咔哒”一声便把车锁在了电线杆上。
做完这些后,他微微弯下腰,开始仔细检查起挂在自行车后座上那个已经有些褪色的军绿色挎包。
只见他轻轻拉开挎包的拉链,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精致的铁皮饭盒。
这个饭盒被分成了上下两层,上层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堆刚刚出炉、还散发着热
气和香气的蓬松爆米花;
而下层则被一层厚厚的白色棉絮包裹着,里面盛放着一瓶色泽诱人的自制酸梅汁。
要知道,这瓶酸梅汁可来之不易啊!
它是王汉林昨天半夜趁着夜色翻墙潜入厂里的实验室,小心翼翼地拿着烧杯按照
精确的比例精心调配出来的呢。
就在这时,突然间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呼喊声:“王汉林同志!”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犹如一道惊雷,惊得王汉林手猛地一抖,差点没把手中的饭盒
给摔落在地上。
他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个身材修长、大气,秀丽的女孩。
王汉林急忙上前带着喜悦的表情!
这姑娘不是别人,正是苗翠花。
今天的苗翠花身着一套崭新的蓝色布质列宁装,显得格外精神抖擞。
她那两条又粗又长的麻花辫子末梢处还系着两根鲜艳的红头绳,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煞是好看。
而她胸前佩戴的那块闪闪发光的劳模奖章更是擦拭得一尘不染、锃光瓦亮。
此刻,苗翠花的鼻尖上正微微沁出一些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小跑着从棉纺厂赶来的。
看到王汉林后,苗翠花脸上立刻绽放出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快步朝着他走来。
很快,两人就并肩而行,一同朝着电影院的方向走去。
走着走着,王汉林忽然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这股香味既熟悉又陌生。他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仔细分辨起来。
哦,原来是从身旁这位美丽的姑娘身上散发出来的呀!
这是一种混合着棉花籽油独特气息的味道,对于这种味道,王汉林再熟悉不过了。
因为小时候,他常常会蹲在母亲的织布机旁边,一边玩耍一边嗅着空气中弥漫的这种棉籽油味。
正当王汉林心里琢磨着该如何将自己准备好的美食递给苗翠花的时候,只见苗翠花像是变戏法一般,飞快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洁白如雪的手帕,并将其层层打开。
原来手帕里竟然包裹着一小包东西!
只听苗翠花开心地说道:“给!这是我们厂冰库里珍藏的酸杏干,用来泡水喝最能消暑解渴啦!”
说着,她便将那包酸杏干塞到了王汉林的手里。
电影开场时,放映机光柱里浮尘乱舞。
银幕上小妞子掉进臭沟的瞬间,满场响起唏嘘声。
王汉林悄悄推开饭盒盖,爆米花的香气立刻在座椅间蔓延。
前排梳分头的小伙子使劲吸鼻子,被女伴拧了把大腿。
"你自个儿琢磨的?"
苗翠花捏着颗爆米花对着银幕端详,光影在她睫毛上跳跃。
见王汉林点头,她突然扑哧笑了:"上回你说会修缝纫机,我们车间王大姐还不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