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晃就到了1953年了,今年抗鹰最后半年了,可惜我没有能力帮助啊,两手空空啊,有系统就好了,什么合成旅啊什么的,那不给老鹰打的屁股尿流啊 !
腊月廿四的日头刚爬上滴水檐,王汉林就听见三大爷在院里念扫房口诀:"上扫晦气下扫尘,灶君案前供麦芽..."他望着窗棂上结的冰花,伸手试了试蜂窝煤炉子的温度——该给干妈送年礼了。
樟木箱里飘出陈年的艾草香。王汉林把羊皮袄摊在炕上,看看没问题一会要穿着,天气太冷了。
"小林啊,昨儿捞的鱼可得趁鲜送。"窗根底下探出闫大妈裹着蓝头巾的脸,竹竿上晾的冻豆腐跟着晃悠。
王汉林应了声,把三条鲤鱼装进浸饱河水的蒲草包,又摸出个粗布口袋——里面是攒了半年的茉莉香片,干妈最爱拿它兑冰糖喝。
穿过两条胡同,老远看见街道办门前的腊梅开得正艳。
王主任戴着套袖在扫台阶,呢子裤膝盖处打着整齐的补丁。
"干妈!"王汉林刚喊出声,扫帚把就戳了过来:"说了多少回,办公场所要叫职务!"
里屋的炉子上水壶滋滋作响。王主任摘下老花镜,往搪瓷缸里捏了撮香片:"她忽然掀开办公桌玻璃板,底下压着的奖状已经泛黄——"特授予王汉林同志'模范青年'称号",落款是去年前的重阳节。
鱼在搪瓷盆里吐着泡,王主任从文件柜底层摸出个铝饭盒:"你最爱吃的芥菜疙瘩,秋里腌的。"
炉子上的砂锅开始冒热气。王主任变戏法似的掏出块冻豆腐:"记得你哥七岁那年,非说豆腐是云彩变的。"估计干妈想儿子了,自从大哥去抗鹰援朝,总是时不时说起大哥。
她切菜的姿势还像当年在根据地妇女扫盲班教课,案板上的萝卜片厚薄均匀,码得像小人书里的活字版。
"您还留着这个呢?"王汉林瞥见墙角的铁皮饼干盒,盒盖上印着"解放全中国"的标语。掀开盖竟是整摞奖状,最底下压着张铅笔画的贺卡——歪歪扭扭的寿桃旁写着"祝妈妈永远二十八",是他大哥十岁那年的墨宝。
暮色漫进窗棂时,砂锅里的鱼汤已成奶白色。王主任从抽屉取出对红纸包:"年前街道给五保户剪窗花,你给搭把手。"
展开竟是并蒂莲的图样,纸边还粘着去年没揭净的糨糊。
忽然有雪花从门缝钻进来,落在她新染的鬓角上,倒像是早生的华发。
干妈明天我准备回王家村了,今年这半年没回去了,爷爷让族里人带信儿来了,今年过年让回去过,老叔第一个年,我要去祭拜,不然会爷爷不舒服。
“回去吧,你干爸和你姐姐姐夫都回来,放心吧”
“我给您准备了两条鲶鱼和几斤河虾一会我给您送家里去”
”行,家里你有钥匙,放好了,还放在那个小缸里就行“
“李爷爷那我准备的年礼给谁 啊 ,刚才没看见老爷子 啊?”
“老爷子去看望战友了,过年不回来了,年后回来”
回程时,王汉林拎着空蒲草包,怀里揣着包在报纸里的炸丸子。拐过粮油店时听见评书声从门缝漏出来,单田芳正讲到杨子荣打虎上山。
四合院门前的积雪扫出了条小道。三大爷正在贴倒福,看见他手里的报纸包直咂嘴:"王主任又给开小灶了吧?"
北屋忽然传来婴儿啼哭,混着收音机里的音乐,把腊月廿四的暮色搅得暖融融的。
王汉林站在廊下呵了呵手。西厢房檐角的冰溜子开始滴水,叮咚声里恍惚听见干妈在说:"过了小年就是春,该换窗纱了。"他望着正房梁柱上新贴的灶王像,忽然觉得那画像上的笑容,倒有几分像抱着搪瓷缸的干妈。
喜欢穿越在50年代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越在50年代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