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叛军:装疯卖傻+寒食散演技派(注:五石散服用后会发热,完美cos重病);
对上司:"臣最近研究《周易》,卦象显示不宜升官";
对皇帝:"陛下若强逼,臣只好去跳秦淮河——不过您放心,臣已提前写好《自愿溺水声明》"。
最经典的是应对陈敏叛乱:当叛军送来委任状时,他正在院子里种菜。使者看到的是这样一幕——披头散发的县令边挖土边嘀咕:"茄子苗要间距三寸...哦你说当官?可我连菜都种不好啊!"使者回禀陈敏:"贺循已疯,鉴定完毕。"
现代职场启示:这波操作放在今天,绝对是《拒绝内耗的99种话术》榜首案例!
三、运河狂魔与礼仪大师的“双面人生”(深度扩展篇)
1.水利界“李冰Pro Max”的硬核日常
贺循担任会稽内史时,江南水系还处于“野生模式”——雨季洪水漫田,旱季河道见底。他带着团队开启“基建狂魔”模式,现场画风堪比《荒野大镖客》混搭《超级工程》:
土法上马黑科技:用竹筒做水平仪、鸡毛测风速,甚至发明了“螃蟹探测法”——在河道放生螃蟹,观察其爬行路线确定最佳疏浚路径(原理:螃蟹天生会选水流平缓处)。
民工激励计划:每天收工前举办“挖土大赛”,冠军奖励烤全羊,亚军发草鞋,季军只能领到贺循手写“劳动光荣”奖状。结果民工们卷到太阳下山都不肯走,监工急得举喇叭喊:“贺大人说再挖下去运河要改名叫银河了!”
拆迁钉子户奇遇:遇到某士族老太死活不肯迁祖坟,贺循亲自上门表演“阴阳跨界对话”——披麻戴孝在坟前哭诉:“老夫人呐,您家这风水局叫‘水淹龙王庙’,再不挪窝,您孙子科举要落榜啊!”第二天坟头就空了。
《会稽记》记载,浙东运河竣工时,百姓自发在河边立了贺循等身木雕,结果因为雕得太丑,他本人看到后笑到扶墙:“这雕的是我还是钟馗?”后来木雕被改造成“许愿河神”,香火旺到连对岸寡妇都来求姻缘。
2.礼仪大师的“奇葩说”现场
贺循修订礼制时,朝堂秒变《奇葩说》录制现场:
辩题1:皇帝能不能穿人字拖上朝?
贺循(推眼镜):“《礼记·玉藻》有云:‘天子之履,赤舄黑絇’。翻译成白话就是——您脚上这双藤编凉鞋,建议换成淘宝爆款‘帝王霸气龙纹靴’。”
辩题2:皇后和太后同时掉进秦淮河先救谁?
贺循(战术喝水):“按《周礼》,应救太后,但据《春秋》案例,陛下可先跳下去高喊‘朕来救母后’,然后假装腿抽筋,让侍卫实施无差别救援。”
辩题3:大臣上班摸鱼被抓包怎么办?
贺循(掏出竹简):“《仪礼·燕礼》规定,官员偷懒者罚喝三升苦茶,边喝边背诵《尚书·无逸》——这套组合拳我们简称‘醒神提味全家桶’。”
最绝的是处理“太子哭丧音量纠纷”:太子哭亡妻时被御史弹劾“哭声不足八十分贝”,贺循连夜研发“哀乐分贝仪”,并宣布:“哭丧重在情深,不在声高。建议参考《诗经·蓼莪》的哭腔,允许自由发挥RAP版悼词。”
四、朝堂生存指南:与王导、司马睿的极限拉扯
1.与王导的“塑料兄弟情”
作为东晋政坛两大顶流,贺循和王导的关系堪称古代版“相爱相杀”:
职场互吹:王导逢人就说:“没有贺公的运河,建康城喝水都得靠眼泪。”贺循回敬:“没有王司徒的纵横术,陛下怕是要在玄武湖划船办公。”
暗中较劲:某次御前会议,王导提议迁都豫章,贺循慢悠悠掏出运河地图:“从建康到豫章要走十八道水闸,陛下确定要体验‘东晋版人在囧途’?”司马睿当场PTSD发作:“不迁了!死也不迁!”
终极和解:王导孙子满月宴上,贺循送上特制礼物——会稽糯米雕成的微型运河模型。王导感动得老泪纵横:“这老狐狸,连送礼都在暗示‘水利兴国’!”
2.驯龙高手:如何让皇帝变成“乖学生”
面对司马睿这个职场小白皇帝,贺循开发出“帝王养成系统”:
课程1:皇帝防忽悠训练
当北方士族吹嘘“洛阳宫阙尚存”时,贺循掏出自制PPT:“陛下请看卫星云图——哦不,是斥候密报,洛阳城里野兔都能在龙椅上生崽了。”
课程2:舆情应对实战
教皇帝用“三件套”回应劝进表:“朕德行浅薄(战术叹气)+全赖诸公辅佐(疯狂戴高帽)+容朕再想想(拖延战术)”,堪称古代公关模板。
课程3:帝王表情管理
专门编写《御容控制手册》:“遇捷报须嘴角上扬15度,闻噩耗应眉头微蹙但不过川字纹,见到贺循辞职奏章...建议直接昏倒。”
某日司马睿偷懒不想上课,贺循发动必杀技——召集百名儒生堵在宫门口齐诵《出师表》。皇帝隔着宫墙哀嚎:“朕学!朕学还不行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