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足够的情报,站在投手丘上的仓持洋一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尽管他摆出了正常打击的姿势,但他的脑海中却在不停地思考着自己短打上垒的可能性。
在他的脑海里,仿佛有一个天平正在左右摇摆。
天平的一端是选择短打触击,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偷一个垒包。
而另一端则是观察对方的一、两个投球,为后面的队友收集一些关于对方投球的资料。
仓持洋一深知这两个选择都有各自的风险和机会。
如果他选择短打触击,成功的话可以迅速上垒,给对手制造压力,但一旦失败,就等于是轻易地浪费了一个打席。
而选择观察对方的投球,虽然相对保守,但可以为队友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个投手。
在这短暂的瞬间,仓持洋一的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挣扎。
他需要更快的做出决定,这个决定不仅关乎他个人的表现,还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战术安排。
投手丘上,南平守可没管青道这位打者是不是要打击,一向以自己为中心的他直接投出了手中的棒球。
低肩?
侧投?
先不管对方投出的棒球现在飞行的轨迹是什么样的,单单就是米西门这位投手的投球姿势,就已经让仓持心中一惊。
在投手的投球姿势里,基本上分为三种,正投、侧投和低肩投。
一般来说,在高中棒球圈届里,大多数的投手都是正投类型的投手。
在青道高中这边,泽村荣纯、降谷晓和丹波光一郎都是这种类型的投手。
他们都会先把手臂举高,然后从头顶绕过之后,再扔出自己手中的棒球。
青道高中的二年级投手川上宪史是第二种的侧投投手。
在他投球时,手臂是从自己的身体侧面绕过,然后才会让棒球出手。
当然,除了不一样的投球姿势,侧投和正投也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但没有优劣之分。
除了这两种常规的投球方式以外,还有一种在高中阶段极不常见的投球姿势。
这个投球姿势是在投手跨步发力的瞬间,手臂从投手身体的下方绕过而出,然后才会将棒球投出去。
而这,就是所谓的低肩投。
也有人称这样的投球方式为“潜水艇投球”。
之所以这种投球姿势很少有高中生投手愿意去尝试,也是因为在这种姿势下的投球局限性很大。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样的投球姿势会抑制棒球出手后的飞行速度。
还有就是,因为投手是从下往上发力投球,为了更好的保证棒球的飞行轨迹能保持在好球带里,棒球的尾劲和球威也会大大的降低。
但这样的投球也有它独到的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打者在面对这样的投球时,足够陌生。
陌生的出手点。
陌生的棒球飞行轨迹。
这都会让打者在打击时,抓不到打击的时机,甚至因为投手投球动作上的别扭,会让注视着他们的打者感到视觉上的不适应。
第一个上场打击就碰到这么冷门的投手,仓持也是没有想到的。
稍微愣神,他就错过了第一球的打击时机。
“啪!”
“好球!”
在打击区内,仓持深吸一口气,然后紧紧握住手中的球棒,将其高高举起。
他深知作为青道高中的第一棒打者,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就是成功站上一垒的垒包。
面对这位首次交锋的低肩侧投投手,仓持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将球击出好成绩。
毕竟,这种投球方式与他之前所面对的投手有所不同,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和观察。
仓持暗自思忖,如果想要通过触击盗垒来取得优势,那么就必须精准地把握好触击的时机。
然而,这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自己失误出局。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仓持决定暂时放下急于挥棒的冲动。
在仓持看来,与其盲目地挥棒,不如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对方的投球动作和球路变化。
即使自己无法在这一棒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但能够为后续上场打击的队友收集到有价值的情报,也是一种贡献。
主意已定,仓持对于米西门投手投出的第二球也不打算轻易出手了。
他要保持冷静,不放过对方投球里任何一个细节,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位投手的特点和习惯。
即使不能在第一棒就立下战功,仓持也要确保自己能够看清对方的投球。
这样在下场后,他就可以将这些宝贵的情报分享给即将上场打击的小凑亮介学长,帮助他更好地应对这位投手。
“嗖!”
“啪!”
“好球!”
连续的两记投球,第一球的时候,仓持并没有太多收获,但他目送的这第二球,给仓持最大的感觉就是。
好慢!
没错,就是好慢!
青道高中支持者的区域里,原本就嘈杂的议论声变得更加喧闹起来,人们纷纷交头接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