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顺嫔给小皇子上的第二节课。
与上次一样,皇帝皇后旁听,只不过除了张诚和香菱之外,现场还多了一人,就是李公公。
李公公神色间有一丝不忿,很显然不是来听课的。
这也正常,他只是信服顺嫔娘娘的算学,但听香菱说顺嫔娘娘要教小皇子治理国事,立马不爽了。一个后宫嫔妃,凭什么妄言国事?
这不是毒害小朋友么。
所以都不需要香菱去刻意挑拨,他就拍着胸脯保证,今日一定要让顺嫔娘娘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后宫教育体系一个朗朗乾坤。
杨山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未多说什么,神色依旧镇定,走到讲桌前,又将戒尺扔到一边。
“这就是你的作业?”
杨山拿起桌上的一张纸,上面洋洋洒洒写满了字,粗略看了一眼,大部分都是废话,倒是结尾的几句让他眼睛一亮。
“考成之法,严核名实,信赏必罚,吏治为之一清。然其弊在徒恃威刑,未厚其禄,如驱饿隶操刃,焉得不贪?”
“宜仿古制,增俸以绝其觊觎。”
“可以啊!”
杨山念了这几句,忍不住赞了一声。
小皇子的思维其实挺简单的,官员们贪污,那是因为他们的俸禄太少,如果给了足够的俸禄,不就不贪了么。
听起来似乎有点幼稚,但实际上是对的。
这不就是清朝的养廉银么,解决火耗的同时培养官员的清正廉明之风。而事实上宋朝也是这个见解,官员的俸禄在当时是非常高的,主打一个安逸。
其实关于官员的俸禄问题,他在乾清宫就和皇帝说过了,官员俸禄太低,逛青楼都抬不起头,当然会生贪念。
“小伙子不错,有见地,有前途。”杨山又赞了一句。
“咳。”皇帝咳了一声,现在是课堂,严肃点,没看到李公公脸都黑了么。
杨山忙道:“殿下所言甚是,增俸以绝其觊觎,见识相当不凡。”
“真是一派胡言!”
李公公听不下去了,道:“官员俸禄过高,会导致国库负担过重,难以为继。而我朝太祖皇帝正是吸取前朝教训,才定此薪俸。”
“为官者,当清正廉明,心怀天下,岂能逐利?如若不然,则有失德之嫌,便不配为官。”
杨山看了一眼皇帝,看看,这就是如今德行天下的风气。
皇帝无语。
“那敢问李公公,为何俸禄这么低,仍是贪腐成风?为何俸禄这么低,国库仍然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杨山笑问道。
“这……”
一句话把李公公问死了。
本来嘛,事实摆在眼前,你扯那些乱七八糟的有个蛋用。
“但增俸绝非解决之法!”李公公怒道。
“是,确实不是解决之法。”杨山点头,这一点他承认。
皇帝都懵了,忍不住开口道:“那你为何夸赞洛儿?”
“贪腐之风原因复杂,想解决此事需从多方面考量。而低俸确实是滋生贪念的诱因,殿下能想到增俸以绝其觊觎,已经比很多翰林学士见识高明了。”
比翰林学士还高明,这评价简直都吹到天上去了。
皇后面带得意之色,果然,那颗夜明珠送的不亏。
李公公则是相当不服气,哼了一声道:“那娘娘倒是说说,如何才能杜绝贪腐之风?”
“我怎么知道。”
啪。
皇帝的凳子直接塌了,摔了个大屁墩。
“陛下!”
众人大惊,忙过去搀扶。
皇帝的脸色十分难看,他等了三天,就等到这么个答案?
香菱一脸喜色,她就知道顺嫔是在故弄玄虚,果然不清楚问题的解法,终于原形毕露了。
“这是谁给朕端的凳子?!”皇帝大怒。
他自然不好意思去怪顺嫔,那就只能怪凳子了……哦不,是怪搬凳子的人。
香菱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忙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陛下息怒。”皇后大惊失色,道:“香菱也是无心之失。”
“无心之失?朕看她分明就是有意的!”
皇帝面子上挂不住,那必须找回场子,喝道:“来人,将她拖出去,杖毙!”
香菱直接吓晕了。
“陛下!”皇后也差点晕了,忙跪了下来:“香菱跟我多年,还望陛下看在妾身的面上,饶恕她这一次。”
杨山看着暗笑,皇帝果然会推卸责任,明明就是你太胖,可怜的凳子,承受了本不应承受的重任。
“陛下……”杨山冲皇帝挤了下眼睛,然后看向小皇子。
皇帝也看了小皇子一眼,杨山的意思是说,孩子看着呢,温柔一点。
“咳。”
皇帝只是想找个台阶下罢了,发泄一番也就算了,皇后都跪下了,足以揭过去,便道:“既然皇后求情,那你便自己下去领十杖。”
香菱闻言忙清醒过来,磕头谢恩。
十杖是可以打掉半条命的,甚至死亡。但以香菱的身份自然不会有那么严重,这宫里是讲人情世故的,十杖可以是重罚,也可以是小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