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元梓雯打着哈欠走出卧室,习惯性地想去厨房倒杯水,却在客厅里猛地刹住了脚步,整个人都看傻了。
姜原雅正站在穿衣镜前,一丝不苟地整理着自己的仪容。
她今天穿了一件米白色的收腰连衣裙,剪裁得体,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高挑纤细的身材,一头浅白金发打理得蓬松而有光泽,脸上化着精致的淡妆,既凸显了她明艳的五官。脖颈间戴着那条她最喜欢的项链,衬得锁骨愈发精致。
“雅…雅雅,你…你这是……”元梓雯的眼睛都瞪圆了。
“怎么样?”姜原雅转过身,略带紧张地在她面前转了一圈,“会不会太夸张了?”
“不…不夸张,就是…太…太隆重了点吧……”元梓雯小声说。
“见阿姨,当然要穿得好一点,这是尊重。”姜原雅嘴上说得云淡风轻,但元梓雯看不见的角度她藏在身后的手心里已经全是冷汗。
元梓雯:“……”
姜原雅开着车去酒店接人,一路上,她紧紧握着方向盘,后背挺得笔直,视线专注地看着前方,仿佛在执行什么S级任务。
车子在酒店门口稳稳停下,没过一会儿,叶月就从旋转门里走了出来。
当看到叶月的那一刻,姜原雅的心跳都漏了半拍。她这才明白,为什么江昙漪那样一个冷漠孤高的女人会对叶月抱有那样的情感。
照片终究是扁平的。眼前的叶月穿着昨天江昙漪为她挑选的那身衣服,身形窈窕,气质温润如玉。她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唇边带着浅浅的笑意,就仿佛一幅会呼吸的江南水墨画,让人不自觉地心生亲近。
元梓雯也说过,她们这一辈的孩子长相大多遗传自奶奶姜立春,这也是为什么她和姑姑元泠有六分相似,也正因此梓雯和叶月相似度并没有那么高,但眼前的叶月实在是太漂亮了。
姜原雅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走下去,努力挤出一个最得体的笑容:“阿姨好,我是姜原雅。”
“原雅是吧?你好你好。”叶月热情地迎了上来,很自然地拉住了她的手,手心温暖而干燥,“我们家梓雯这一年多可多亏你照顾了。”
“没有没有,”姜原雅连忙摆手,感觉自己的脸颊有点发烫,“阿姨您太客气了。是梓雯照顾我才对,她做饭又好吃,人又聪明,我才是沾光的那个。”
被两个最重要的人当面一顿猛夸,元梓雯坐在后座已经快把自己缩成一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听听,你多优秀。】江昙漪在意识里打趣道,【再这么夸下去,你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别…别说了……】元梓雯羞得快冒烟了。
一行人又去接了元梓安和元泠,车里的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
今天的目的地,是榕水市最富盛名的坊巷区。这里号称有着“半部民国史”的美誉,是榕水文化的活化石,街巷格局甚至能追溯到唐宋时期。
然而,当车子停在景区外,几人走进去时才发现,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古老的街巷确实还在,但两侧鳞次栉比地开满了各种奶茶店、小吃摊和文创纪念品商店,到处都是举着自拍杆的游客。
“得,这不就是个大型商业步行街嘛。”元梓安一语道破天机,她一直很想来,但林穹最近忙的要死,没时间和她来一次,这一次才来看到这个样子失望是在所难免的。
“话也不能这么说,”元泠倒是兴致勃勃,“虽然确实开发的多了一些,但你看这白墙黛瓦,这石板路,拍照片还是挺出片的。”
虽然商业化气息浓重,但漫步在这些幽深的巷子里,看着那些隐藏在热闹背后的名人故居和古老宅院,依然能感受到一丝岁月流转的沧桑。
叶月显然很喜欢这里的氛围,她走走停停,不时拿出相机拍下几张照片。姜原雅全程陪在她身边,殷勤地介绍着一些自己提前做过功课的典故,表现得无可挑剔。
走过一条挂满红色灯笼的小巷时,叶月忽然停下脚步,指着旁边一家店铺,笑着提议:“咱们去租几套汉服来穿,在这里拍几张照怎么样?”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
“好啊好啊!”元梓安第一个赞成。
“这个我喜欢!”元泠也来了精神。
姜原雅更是求之不得,这意味着见家长的环节暂时告一段落,可以进入轻松愉快的娱乐时间了。她立刻点头如捣蒜:“好主意!阿姨,我知道前面有家店的汉服款式特别多,我们去那家!”
汉服店藏在巷弄深处,门脸不大,推开雕花木门,里面却别有洞天。一排排衣架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汉服,从飘逸的汉晋曲裾到华丽的明制袄裙,锦缎、纱罗、棉麻,各种面料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一脚踏入了某个朝代的闺秀衣橱。
当然,虽然标注的是汉服店,还是有少数清汉女,新中式和旗袍在的,虽然网络上对于这三款的吵架从来没断过,但作为拍照的店铺而言,那就属于是你可以配置的少,但你不能真没有。大部分人也不会神经到店铺配置一两款就发视频挂这个店的事情,这边元梓雯一家也不在意这件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