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索维亚,新磐石连的训练场上,烈日高悬,将沙地烤得滚烫。少年们正热火朝天地训练着,豆大的汗珠从他们黝黑的脸颊上滚落,浸湿了衣衫,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专注。
清晨,少年们便背着沉甸甸的沙袋,在训练场上开始了负重越野。他们步伐沉重却坚定,每一步都扬起一片尘土。
沈强在队伍旁跟着奔跑,一边跑一边喊道:“坚持住!这点重量就受不了,怎么上战场!” 少年们咬着牙,相互鼓励,有的体力不支脚步慢了下来,立刻会有身旁的伙伴伸手拉一把,继续向前冲。
接下来是枪械拆解与组装训练。
少年们围坐在地上,面前摆放着 AK74 步枪。
他们神情专注,双手迅速而熟练地拆解着枪支,零件在他们手中快速分离。随后,又以最快的速度将枪支重新组装起来,动作一气呵成。
王威在一旁仔细观察,不时指出问题:“拉斯。安德烈,你的动作还不够流畅,再快些。记住,战场上多一秒的时间,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
被点名的安德烈红着脸,加快了速度,反复练习着。
紧接着,模拟巷战训练开始。
训练场地被布置成一片废弃城镇的模样,断壁残垣,狭窄街道交错。
少年们三人一组,手持模拟枪支,小心翼翼地穿梭其中。沈强站在高处,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大声指挥:“注意观察街角,小心敌人埋伏!”
少年们按照三三制战术,相互掩护前进。
他们时而紧贴墙壁,时而迅速冲进房屋搜索。遇到 “敌情”,立刻卧倒射击,配合默契。
沈强站在一旁,扯着嗓子大声喊道:“注意动作,三三制战术,保持间距,纵深穿插!” 少年们三人一组,迅速而有序地移动着。
他们猫着腰,时而低姿前进,时而迅速卧倒,手中的模拟枪支紧握不放,动作干练而利落。
王威在不远处来回踱步,眼睛紧紧盯着训练的少年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时出声指导:“对,就是这样,速度再快点!” 经过一段时间高强度的训练,这些顿涅斯克少年的面相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本青涩稚嫩的脸庞,如今多了几分坚毅与果敢。
沈强看着他们,不禁笑道:“你们瞧,训练下来,这些孩子面相都变了,好像是《亮剑》里的魏和尚了,精气神十足!”
少年们听到这话,咧嘴笑了笑,露出洁白的牙齿,随即又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
这时,沈强突然喊道:“停!大家围过来。” 少年们迅速集合,围成一个半圆。沈强看向王威和黄承彦,说道:“咱们给孩子们展示一下经典的龙国三人小组作战,让他们有个更直观的感受。” 王威和黄承彦点头示意。
三人迅速站定,沈强在前,王威和黄承彦分别在侧后方,呈三角站位。一声令下,他们开始行动。沈强猫着腰,快速向前突进,眼睛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王威和黄承彦则交替掩护,一个前进时,另一个迅速卧倒做好防御准备。他们动作流畅,配合默契,犹如一个紧密协作的整体。一会儿低姿穿越障碍,一会儿迅速切换位置,模拟着战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
展示结束,少年们纷纷鼓掌叫好。
王威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评价道:“顿涅斯克人民军的 AK74,性能不如龙国的八一杠。就说这后坐力,八一杠明显更稳定,连续射击时精度保持得更好。而且八一杠的可靠性极高,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正常使用。要是咱们新磐石连能装备八一杠,战斗力肯定能提升一大截。” 少年们听着,眼中满是向往。
不久之后,顿涅斯克人民军举行马里乌波尔胜利阅兵。
宽阔的广场上,军旗飘扬,军乐队奏响激昂的乐曲。各个部队方阵整齐排列,等待检阅。新磐石连作为一支新兴力量,也位列其中。他们身着崭新的军装,昂首挺胸,目光坚定。
当检阅开始,新磐石连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前进。“一二一,一二一”,他们喊着中式口号,声音洪亮,响彻广场。这独特的口号声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尤其是人民军的高层将领们。他们纷纷投来好奇与赞赏的目光,交头接耳地讨论着。
第一军军长科诺诺夫中将微微点头,对身旁的谢尔盖说道:“这新磐石连,训练有素,口号喊得如此响亮,颇有龙国军队的风范。看来他们的训练卓有成效啊。”
谢尔盖微笑附和道:“是啊,将军,这支队伍未来可期。”
新磐石连的少年们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步伐迈得更有力,口号喊得更响亮,脸上洋溢着自豪。
阅兵结束后,黄承彦回到自己的宿舍。
他坐在床边,轻轻抚摸着自己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军装,心中感慨万千。
自从担任顿涅斯克人民军的教官以来,每个月能拿到十万卢布的工资,这在当地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