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速钢铁厂这片被战火反复炙烤的土地上,局势如被死死拧紧的发条,胶着到令人几近窒息。伊瑟兰军队虽被一路逼至钢铁厂周边,看似已困于绝境,然而,索维亚军队内部却乱象丛生,种种问题如决堤洪水,反倒给了伊瑟兰军队喘息与负隅顽抗的机会。
索维亚帝国马里乌波尔战区指挥部内,气氛仿若一颗即将引爆的重磅炸弹。总指挥莫尔德维切夫中将端坐在主位,面色阴沉得仿若暴风雨前的暗夜。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文件簌簌作响,而后大声怒斥道:“我三令五申,不可贸然驱使 810 旅冲锋,看看现在,损失如此惨重!总有些人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一门心思只惦记着争功!” 说着,他斜眼狠狠瞟了瞟德利姆哈诺夫少将,那眼神里的指责之意毫不掩饰。
德利姆哈诺夫少将一听这话,瞬间暴跳如雷,“噌” 地一下站起身,双手用力撑在会议桌上,桌面被压得微微下陷。他扯着嗓子反驳道:“莫尔德维切夫,你少在这儿推卸责任!车臣部队在前线浴血奋战,拼得死伤无数,810 旅的行动本就是整个作战计划的一部分,怎么能全怪到我头上?你身为总指挥,对战局把控不力,难道就没有责任?”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吵得面红耳赤,整个指挥部都被这股浓烈的火药味充斥着。
顿涅斯克第一军军长霍达科夫斯基坐在一旁,无奈地长叹一口气,试图从中劝解:“二位,当下绝非争吵的时候。当务之急是静下心来,商讨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好让顿涅斯克能够顺利加入索维亚。” 可他的话语就像落入深渊的石子,没有激起一丝回应,莫尔德维切夫中将和德利姆哈诺夫少将依旧沉浸在激烈的争吵之中,根本无人理会他的劝告。
莫尔德维切夫中将身为帝国军务尚书、国防部长绍伊古的心腹,在指挥部内占据着主导地位。他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眼神中时常透露出一种上位者的威严。在他看来,这场战役的走向尽在自己掌控之中,随着伊瑟兰军队被逐步逼入绝境,胜利的天平已明显倾向索维亚一方。而这一切,在他眼中,都是自己卓越指挥才能的体现。“这场战役的胜利,是我们精心策划与果断执行的成果。
从前期对伊瑟兰军队的战略包围,到如今对亚速钢铁厂的步步紧逼,每一步都精准无误。” 莫尔德维切夫中将在指挥部的会议上,对着一众军官侃侃而谈,语气中满是自信与骄傲,似乎已经将这场战役的功劳稳稳收入囊中。他深知,这场胜利对于自己在绍伊古派系中的地位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能顺利拿下亚速钢铁厂,他在帝国军方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
然而,德利姆哈诺夫少将却对莫尔德维切夫中将的言论嗤之以鼻。
作为车臣部队国民近卫军的指挥官,同时也是索维亚大帝普构的干儿子卡德罗夫的亲信,德利姆哈诺夫少将的眼神中总是闪烁着一股狠劲。
在他看来,车臣部队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才是推动战局的关键因素。“哼,莫尔德维切夫中将,若不是我车臣勇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冲锋陷阵,光靠那些纸上谈兵的战略部署,能有如今的局面?我们车臣部队为这场战役付出了巨大牺牲,这功劳可不能被轻易忽视。” 德利姆哈诺夫少将毫不客气地反驳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火药味。
他心中清楚,为卡德罗夫一派争得这场战役的功劳,对于提升车臣在索维亚帝国中的地位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会议室内的气氛愈发紧张,其他军官们则面面相觑,不敢轻易出声,生怕卷入这场权力与功劳的纷争之中。
就在指挥部内争吵不休之时,齐木长正待在自己的临时营帐里,神情专注地研读着谢尔盖刚刚送来的情报。谢尔盖身为索维亚传奇英雄斯特列科夫的得力助手,自与齐木长在市政厅一战后,两人惺惺相惜,谢尔盖时常为齐木长提供关键情报。这份情报详尽地记录了 810 旅遭受重创的全过程。齐木长的目光随着文字逐行移动,仿若灵魂出窍,亲眼目睹了那场惨烈无比的战斗:810 旅接到进攻命令后,迅速整队,朝着亚速钢铁厂迅猛推进。装甲车队首尾相连,排成一列,在行进中扬起滚滚尘土,气势颇为浩大。然而,当他们逐渐靠近钢铁厂时,四周陡然间安静得可怕,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按下了静音键,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在士兵们心底悄然蔓延开来。
恰在此时,伊瑟兰军队从地下六层错综复杂的隧道系统中发起了猛烈攻击。隐藏在暗处的狙击手率先发难,大口径穿甲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精准地射向装甲车的观察窗和薄弱部位。只听 “铛铛” 几声脆响,玻璃瞬间被击碎,车内的士兵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击中倒下,鲜血溅满了车厢。紧接着,反坦克导弹小组也迅速展开行动,一枚枚反坦克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一颗颗小型流星,呼啸着飞向索维亚装甲车。“嗖 —— 轰!” 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而起,装甲车一辆接一辆地燃起熊熊大火,有的甚至被炸得支离破碎,零部件散落一地。
810 旅的士兵们瞬间陷入混乱,他们慌乱地试图反击,可敌人却如鬼魅一般,借助隧道的掩护,神出鬼没,根本找不到其准确位置。士兵们的惨叫声、武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战场瞬间沦为一片人间炼狱,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和燃烧的车辆,810 旅伤亡惨重。指挥官在混乱中声嘶力竭地呼喊,竭尽全力试图重新组织防线,但一切都显得那么徒劳无力,部队的士气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降至冰点。
这场发生在亚速钢铁厂的战斗,因索维亚帝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与战略分歧,变得愈发艰难。810 旅的士兵们,成了这场混乱的牺牲品。
喜欢40下岗外卖员到异国首相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40下岗外卖员到异国首相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