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硝烟弥漫、弹片横飞的安东诺夫机场,王威望着眼前的战场,心里清楚,这场战斗对他们这些雇佣兵而言,没有什么崇高的荣誉,只有关乎身家性命的金钱和活下去的本能。他们为钱而战,此刻,只有守住防线,拿到丰厚报酬,才有机会活着离开。
王威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掩体里,目光如炬,紧盯着眼前摊开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记着防御工事、火力点以及敌人可能的进攻路线。“兄弟们,这一战,打好了,咱们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大家都给我打起精神,为了钱,给我狠狠地守!” 他的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在掩体里回荡。
防线构建迅速展开。沈强带领着 55 连队,来到机场北部据点的前沿,负责第一道防线的防御。他大声指挥着:“都他妈别磨蹭!把这些沙袋堆严实了,这可是咱们的保命墙,也是挣钱的本钱!重机枪架这儿,射界调好,让敌人有来无回!” 战士们在他的吆喝下,争分夺秒地搬运沙袋、布置武器,汗水混着尘土,糊满了他们的脸庞,但没人停下手中动作,因为他们都知道,这第一道防线要是守不住,钱和命都得搭进去。
齐木长则带着第三突击队,在第二道防线紧张忙碌。他一边检查工事,一边喊道:“动作快点!把这些障碍物再加固加固,敌人要是突破了第一道防线,咱们这儿就是最后的屏障,保住防线,奖金拿到手软!” 突击队员们干劲十足,用废弃车辆、铁丝网和石块,构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儿,要守住这关乎金钱与生死的阵地。
与此同时,王威亲自指挥着预备队和后勤保障队伍。他不断地在各防线之间穿梭,检查防御工事的布置,督促着士兵们。“都加把劲!干得好,钱少不了你们的,要是偷懒,别怪我不客气!” 他的话语充满了直白的利益诱惑,让疲惫的士兵们重新焕发出斗志。
情报与侦察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黄承彦和阿库巴带领着无人机中队,成为了风暴营的 “千里眼”。一架架无人机在天空中盘旋,它们的摄像头和热成像设备,将敌人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注意,发现伊瑟兰军队在前方两公里处集结,有坦克和步兵,正向我们逼近!” 阿库巴通过对讲机向各防线报告。紧接着,地面侦察小组也传来消息,敌人的侦察兵正在试图靠近防线。王威迅速做出反应:“无人机中队,密切监视敌人的动向,地面侦察小组,干掉敌人的侦察兵,别让他们摸清我们的防线,保住防线就保住了钱袋子!”
战斗一触即发。伊瑟兰军队的先头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朝着第一道防线冲来。沈强紧紧握着手中的步枪,眼睛死死地盯着敌人,低声吼道:“兄弟们,听我命令,等敌人靠近了再打!这一枪打出去,就是在给自己挣卖命钱!” 当敌人进入有效射程,沈强大喊:“开火!” 刹那间,55 连队的武器一齐怒吼,步枪、冲锋枪的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敌人,重机枪也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打得措手不及,纷纷寻找掩体躲避。
然而,伊瑟兰军队并未退缩,他们凭借强大的火力和人数优势继续推进。就在这时,令人头皮发麻的嗡嗡声从天空传来。沈强抬头望去,只见密密麻麻的伊瑟兰无人机如乌云般铺天盖地飞来,数量之多,几乎遮蔽了天空。“不好,是无人机群!大家小心!” 沈强大声呼喊。
关键时刻,黄承彦带着他的发明登场。“快,发射烟雾弹!” 他指挥着士兵们将数百枚简易烟雾弹接连发射出去。瞬间,白色的烟雾在第一道防线前弥漫开来,形成了一道厚厚的烟雾屏障。这些烟雾弹是黄承彦利用战场上的废弃材料和化学药剂紧急制作而成,没想到在此时发挥了关键作用。
无人机依靠光学和热成像设备进行侦察与攻击,在烟雾的干扰下,它们瞬间失去了目标,在天空中乱作一团,就像没头的苍蝇般四处乱飞。“好机会!用红外线机枪,给我逐个击落!” 沈强抓住时机,果断下令。早就准备好的士兵们迅速架起红外线机枪,凭借着特制的瞄准设备,在烟雾中精准地锁定无人机。
红外线机枪发出沉闷的声响,一道道火舌喷向天空。无人机在这精准的火力打击下,纷纷中弹坠落。一架、两架…… 不断有无人机冒着黑烟从空中栽下,在地上摔得粉碎。战场上满是无人机的残骸,而 55 连队的战士们没有丝毫松懈,继续对着天空中的无人机倾泻火力。
但伊瑟兰无人机数量实在太多,红外线机枪的弹药也逐渐见底。此时,阿库巴当机立断,双手在操控台上飞速舞动,精准地操纵着风暴营的无人机冲向伊瑟兰无人机群。“兄弟们,跟他们拼了!为了钱,也为了活下去!” 阿库巴大喊着,额头上满是汗珠,眼神却坚定无比。
阿库巴操纵的无人机灵活地穿梭在敌方无人机之间,用机载武器疯狂扫射。但伊瑟兰无人机源源不断,风暴营无人机的弹药很快耗尽。“没时间回去补给了,撞!” 阿库巴咬着牙,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双手猛地推动操纵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