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乎公司未来走向的讨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每个人专注又热烈的脸上。
近年来,新技术带来的红利就像春天里疯长的藤蔓,一直不断地蔓延。在国内市场,公司的业务稳扎稳打,就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业绩稳步上升。每个季度的报表,都像是我们打胜仗的成绩单,记录着公司在国内市场的辉煌。与此同时,国际订单也像雪花一样纷纷飞来,办公桌上堆满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意向书。这些订单就像远方传来的号角,激励着我们往更高的地方走。
看着这一片繁荣的景象,我心里有点不平静了。我突然意识到,如果能和国际顶级企业深度合作,就像给公司这艘大船扬起了更有力的帆,肯定能让公司在商海里走得更远。
我满怀热情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团队。一开始,大家脸上都露出了犹豫的神情。毕竟跨国合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文化差异就像一道看不见的沟,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很容易在合作中产生碰撞;利益分配问题也像一把悬着的剑,一不小心,合作就可能破裂,公司也会陷入麻烦。
但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我想起晏子说的“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句话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激动地跟团队成员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鼓励大家勇敢去试试。在我的坚持和鼓舞下,大家好像被打了一剂强心针,都振作起来,开始行动了。
凭借公司新技术的优势,我们很快就吸引了几家国际顶级企业的注意。其中,科瑞思这家企业对我们特别感兴趣。科瑞思在国际科技领域可是响当当的名字,技术实力很强,市场影响力也很大,品牌名声传遍了整个行业。
经过几轮初步的沟通,双方都觉得合作的潜力很大,都想进一步深入合作。于是,我们决定派一个专业团队去科瑞思总部所在的国家,面对面谈判。出发前,我抱着一丝期待,启用心愿系统,希望它能给这次谈判带来好运。系统瞬间闪起了光芒,那光好像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心里多了几分坚定。
我们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比想象中还要大。科瑞思的谈判风格很直接、很强势,他们说话直来直去,一点都不拐弯抹角;而我们更喜欢委婉协商,说话会注意措辞和方式。在一次讨论合作模式的时候,对方提出的方案和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谈判一下子就僵住了,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很紧张。
对方代表很犀利地说:“按照我们的方案,你们能有稳定的收益,不用再冒险搞研发了。”我笑了笑,很镇定地回答:“《论语》里说‘欲速则不达’。我们更看重长远合作和技术共享,这样才能实现双赢。”可对方根本不买账,气氛越来越紧张。
晚上,我回到酒店房间,月光照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霜。我心里乱糟糟的,特别焦虑。这时候,系统突然发出微光,一个虚拟界面出现在我眼前,上面有对方企业的详细资料和过往合作案例分析。我眼睛一亮,赶紧仔细研究起来。原来,科瑞思虽然强势,但也很重视创新和长期利益。我坐在桌前,手托着下巴,想了很久,心里渐渐有了新的谈判策略。
第二天谈判的时候,我自信地提出了新方案。我强调前期按照对方的方案分配收益,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诚意;后期根据技术创新成果再调整比例,这样既能保证双方的利益,又能鼓励大家一起搞创新;还提议双方成立联合研发团队,实现技术共享。对方代表听了,眼里闪过一丝惊讶。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最后接受了这个方案,会议室里的气氛终于缓和了。
但是,在谈利益分配细节的时候,又出问题了。对方觉得他们品牌价值高,应该占更大的份额。我据理力争:“《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我们的新技术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应该公平分配。”双方僵持不下,会议室里的气氛又变得很紧张。
关键时刻,系统又帮了大忙。它快速分析市场数据和行业趋势,给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我把数据给对方看,详细说明了我们技术在未来市场的潜力。对方代表开始动摇了,经过多次协商,我们终于达成了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协议。
合作协议快定下来的时候,又碰到一个难题——文化融合。科瑞思的员工习惯自由开放的工作氛围,而我们的团队更注重纪律和层级。联合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双方员工经常闹矛盾。
有一次项目研讨会上,我们员工提出的研谨方案被对方随便否定了,场面特别尴尬。我马上组织了一场文化交流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文化习俗和工作理念,欢声笑语充满了会场。我笑着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在系统的帮助下,我们还制定了一套融合双方文化优点的工作制度。慢慢地,双方员工开始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合作也越来越顺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