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会议室窗边,望着外面忙忙碌碌的团队成员,心里满是感慨。咱这项目,虽说资金和人脉的事儿暂时解决了,可真正的挑战,其实才刚刚冒头呢。
我扭头看向身旁的丈夫,跟他说道:“老公,虽说钱和关系的问题搞定了,可项目启动之后的市场推广,怕又是一场硬仗啊。”
丈夫听了,眉头微微一皱,沉声说道:“确实,这市场就跟战场似的,变化快得很。不过呢,咱们也不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正说着呢,系统的声音冷不丁在我脑子里响起来:“宿主,考虑到目前项目在市场推广这块碰到的难题,现在赋予你‘市场洞察之眼’,有了它,你就能看穿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
我心里顿时一喜,暗自琢磨:这系统可真是及时雨啊,有了这本事,说不定能找到推广的突破口呢。
我兴奋地跟丈夫说:“老公,我刚得了系统给的新能力,兴许能帮咱们解决推广的难题。”
丈夫眼里闪过一抹惊喜,赶忙问道:“啥能力?这么说,咱们有办法啦?”
我笑着解释道:“‘市场洞察之眼’,能让我看清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
我俩一商量,决定马上对市场来一次全面调研。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我开启“市场洞察之眼”,眨眼间,各种数据和信息在我脑子里嗖嗖地过。
我指着周围的人群,跟丈夫说:“瞧,这一片年轻消费者多,对新奇、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可大了。”
丈夫点点头,赞同道:“嗯,咱这项目正好有创新的东西,说不定能吸引他们。”
可等我们拿着初步的推广方案跟营销团队讨论的时候,麻烦来了——有人质疑。
一位资深营销人员皱着眉头,不太满意地说:“这个方案想法倒是挺新颖,可就是缺乏足够的市场验证,风险太大了。”
我深吸一口气,尽量镇定地回应:“我用系统能力洞察到了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这方案是有根据的。”
另一位营销人员却哼了一声,满脸不信:“系统能力?能靠谱吗?咱还是得靠以前的经验。”
丈夫一看这情况,赶紧出来打圆场:“大家先别急着否定,一块儿分析分析这方案的可行性嘛。”
会议一下子僵住了,我心里有点急,但我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没错。
散会之后,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翻来覆去地想怎么说服团队。突然,系统又说话了:“宿主,可以用‘数据推演术’,模拟一下方案实施后的市场效果。”
我眼睛一下子亮了,马上启动“数据推演术”。大量的数据在虚拟屏幕上闪个不停,最后显示出方案实施后的前景还挺乐观。
我拿着推演结果,又把营销团队召集起来开会。
我自信地展示着数据,说道:“大家看,这是用‘数据推演术’得出的结果,方案实施后市场反响会很不错。”
营销人员们看着数据,脸上的怀疑慢慢没了。
那个之前质疑的资深营销人员开了口:“没想到这方案真有潜力,看来是我眼光不够长远啊。”
有了团队的支持,项目推广正式开始了。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搞了一场创意营销活动,还邀请网红来打卡体验我们的产品。
可活动刚开始,效果差得很,参与的人没几个。
我急得不行,不停地想问题出在哪儿。这时候,系统提示我:“宿主,可以用‘热点追踪器’,找找当下的热门话题,结合项目做推广。”
我赶紧启动“热点追踪器”,发现最近环保话题特别火。
我兴奋地跟丈夫说:“老公,咱们可以把项目跟环保结合起来,再做一次推广。”
丈夫一拍大腿,称赞道:“好主意!这样既能吸引人注意,又能体现咱的社会责任。”
我们赶紧调整推广方案,做了一系列环保主题的宣传视频和海报。还承诺每卖一件产品,就给环保事业捐一部分钱。
新方案一推出,效果立马就出来了。社交媒体上的话题热度蹭蹭往上涨,产品销量也开始稳稳地增加。
可就在我们以为推广工作越来越顺的时候,竞争对手开始使坏了。
他们在网上发虚假的负面消息,抹黑我们的产品质量和项目信誉。一时间,舆论闹得沸沸扬扬,项目推广又陷入了困境。
我气得牙痒痒,恨恨地说:“这帮小人,竟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
丈夫安慰我:“别急,咱们得冷静应对。说不定系统还有办法。”
还真让丈夫说着了,系统很快给出建议:“宿主,可以用‘谣言粉碎机’,收集证据,澄清谣言。”
我马上行动起来,组织团队收集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用户好评这些证据。同时,通过官方渠道发声明,把谣言一个一个地驳回去。
在铁证面前,谣言不攻自破。消费者又重新信任我们的项目了,产品销量又涨起来了。
随着项目不断推进,我们碰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样。有一回,线下推广活动赶上了恶劣天气,原本热热闹闹的场地变得冷冷清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