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擒虎登城远眺,烟尘蔽日,蹄声如闷雷碾过大地,吐蕃已把瓜州城团团围住。城中军民见状,相顾失色,均无斗志。
韩擒虎眼底暗流涌动,吩咐说:“快,快请夫人上楼来。”
吐蕃兵临城下,只见城门洞开,隐约可见老叟执帚缓扫,童子嬉戏坊间。城楼之上,唐军大摆酒席,歌舞作乐,会集将士饮宴,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吐蕃首领惊疑不已,见众人如众星拱月,围绕着一美貌女子打转。那女子盛装打扮,珠翠满头,气质雍容典雅,睥睨敌军,毫无惧色。他忍不住问周围人:“此女何人?颇有大唐仕女风姿,绝非寻常歌舞伎可比。”
“将军,此女乃是大唐宰相宋璟之女,猛虎将军韩擒虎之妻,名震天山南北,被当地百姓奉为活菩萨的春晖夫人。”
吐蕃首领蓦地心惊。
韩擒虎作战勇猛,奇谋迭出,多次以少胜多,打仗从无败绩,人称大唐战神。且爱兵如子,为减少伤亡,打仗前必派斥候观察敌方的薄弱地方,然后出奇兵攻击,因而师出必胜,战功赫赫。他身居高位,却独爱其妻宋婉儿,不管到哪里上任,都要带妻随行。以他谨慎之个性,安敢让爱妻身处险境?
吐蕃首领一时摸不着头脑,迟疑观望半晌,不敢贸然攻城,于是下令撤退。十五万大军如潮水骤退,卷起漫天黄沙。
韩擒虎在城上见吐蕃退去,立刻穿上铠甲,亲自率领军士追击,手中陌刀闪着凛凛寒光,所过之处,人马俱碎。吐蕃首领见此,更加确信城里有藏兵。他见韩擒虎如此威猛,不由斗志涣散,率先逃奔。吐蕃兵溃不成军,人马自相践踏,狼狈而逃。
韩擒虎大胜而归,策马行过城门,抬头见宋婉儿伫立在城墙之上,衣袂飘飘,一对美目泪光盈盈地注视着他,四目相对,心中柔情无限。
弥留之际,韩擒虎又看见宋婉儿的泪光,忍不住潸然泪下。
戍边将领为立功,常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大唐与异族的战争。宋璟执政时,因此不赏边功。韩擒虎虽是他女婿,照样升迁无望。后来,宋璟因打压犯法官僚,又严禁黑钱流通,颇招权贵怨恨,在开元八年被罢相。等到张说为相,改府兵制为募兵制,韩擒虎这头沙漠猛虎开始腾飞,只用五年时间就以军功累迁为节度使。
朝廷为减少官员俸禄开支,任命韩擒虎同时担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佩带四种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都归其掌握。大唐自建国以来还未曾有过这种事,宋婉儿担心他被人忌恨,坚持要他推掉四镇节度使职务,而请外放大漠,只担任安西节度使。
韩擒虎从蒲类发家,熟悉西域各地风俗人情,很得士卒人心。担任安西节度使以来,统辖安西四镇,北庭、安北等都护府都归他管辖,范围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边境线长达数千里。
韩擒虎年少时以勇敢自负,后受岳父宋璟影响,以稳重守边为本职。他有一把重达一百五十斤重的漆弓,却故意挂在演武堂的壁上,表示没有多大用处,以示和平之心。
从他守边之后,塞外安定,突厥不敢来犯,西域的胡人都停止了战事。各族通商,互通有无,和睦相处。
没有战事,韩擒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屯军之地。
天山山脉把西域分为南北,气候恶劣,地多属于沙漠,不宜耕作种田,而且每年雨量极少,当地农民只能依靠雪水来灌溉田地。往年由于战争连年侵扰,渠堰均遭毁坏,加上田地种植的林木很少,又难以修缮,致使农业生产遇到严重困难。韩擒虎对此极为重视,组织人力、物力修复渠堰,使水道畅通,以利灌溉。绿洲因而连绵不绝,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绝后?
宋婉儿秉承宋璟家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她辅佐韩擒虎治理边疆,爱民恤物,如一缕春风,走到哪里,哪里似春风煦物,倍感温暖。她什么都好,就是身体不好。北疆的严寒和频繁的生育摧毁了她的身体,生了数个孩子,都没满月就夭折。她大受打击,身体每况日下,瘦弱得像弱柳拂风,还四处张罗着给韩擒虎纳妾。
韩擒虎断然拒绝,说:“大丈夫一诺千金,我韩擒虎许诺今生今世只爱你一个,就绝不会再有第二个女人。如果我命中无子的话,就不要强求。”
他百思不得其解,说:“唉,我真想不通。我的孩子们出生后都配备几个奶娘,日夜不休轮流照顾,怎么就活不久?想我家兄妹四个,只有一个奶娘,就是自己的亲娘,全都活得好好的。尤其我妹子,因是老幺,喝奶喝到八岁,没得过一次病。”
宋婉儿醍醐灌顶,恍然大悟。韩崇靖出生后,她再不理会什么贵族礼仪,坚持自己母乳喂养。她身体本来就弱,还要亲自哺乳照顾幼儿。韩擒虎担忧得夙夜难眠。他统领的将士、百姓都直接或间接受过宋婉儿的恩惠,众人早晚祷告,希望韩崇靖平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