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请人到订酒楼,时间完全来得及。
沈家知道,知县这边会主簿、教谕还有一些乡绅,所以听从沈淮的建议,只请了大房、二房、四房。
林家,方家,魏夫子,还有沈淮以前的几个同窗。
去小华镇叫外公外婆的时候,沈继业还特意拐去顾家请顾梁烨,可惜他不在家,说是外出游学去了。
沈淮这边,只叫了几个平时交好的。
当然,教谕和教授那边,也要说一声。
请帖发出去的那一瞬,陶行简和林致远几人被狠狠地震惊到了。
震惊之余,又狠狠地羡慕。
毕竟,知县出身大族,又是谢氏子弟。
攀上他,以后的前途就不用愁了。
远的不说,单单是乡试,就能超越其他人。
“沈兄,你本就够优秀了,这下又拜知县大人为师,我们恐怕拍马都追不上你了。”陶行简开玩笑道。
他的称呼也变了。
“老师平时公务繁忙,也没多少时间教我,都是叫我自己看书,最多帮我看看文章。”沈淮谦虚道。
梁岸说,“那也比我们强啊。”
这股浪花,不止在县学溅起来。
在龙溪镇的许家、魏家等,也是惊得不行。
还有村里,一个个羡慕的不行。
拜师宴这天,大家早早过来。
主薄、师爷、还有一众乡绅,当着知县的面将沈淮夸得天花乱坠,反正话都不带重样的。
沈家请来的亲朋,除了许镇长,其他人都老实的坐在位置上。
沈淮见他们太安静了,特意过来敬酒,气氛才活跃不少。
接着,他坐回谢知县旁边。
继续听其他人相互吹捧。
拜师宴之后,很多都知道沈淮是谢知县的首席大弟子。
心思活络的,认真打听沈家情况,想要结两姓之好,以后沾沾光。
沈大姑与有荣焉。
逢人就夸沈淮这个侄子。
只是没多久,就有人来找她帮忙牵桥搭线。
沈大姑不敢托大,都拿理由搪塞过去了,然后急忙给沈淮和娘家捎口信,不成想,沈家这边也是各种应付上门打探的。
沈月和沈杏很烦这些人,只好躲去干活,早出晚归。
许仪章见沈家的门槛都快要被踏破了,暗自着急,但又不敢贸然上门。
许夫人见儿子急得上火,看破不说破。
她想知道,许仪章什么时候开口请人去说媒。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