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目比之前的都要难。
它没有具体的原句让你参考,而且涉及的内容很广。
需要从字面切入,准确的理解“命者,令也”的意思,结合经典文献,比如《孟子.尽心下》中有“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从中引出“征者,证也”的思考。
另外,还要联系历史实际,从古代政治制度、军事战争,经济赋税等方面来理解。
制度可以举例前朝大梁;战争举例武王伐纣;赋税可以参考前朝。
再结合当下背景,探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确保两者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有效性。
不仅要引经据典支撑论述,还要结合实例论证,最后还要给出具体办法。
沈淮的脑子在高速的转动。
想了两刻钟,还是觉得答案不够完美。
此时天气又热,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裳,喝了一口凉白开之后,他的脑子才清醒一些。
理清思路后,沈淮开始下笔,动作一气呵成。
写完五经题,他开始写诗。
诗题只有三个字:和氏璧。
沈淮搜寻了一下关于和氏璧的事情,有历史人物、事件、还有传国玉玺。
确定好方向,沈淮开始打草稿。
他在草稿纸上涂涂写写了好久,确定好之后,抄录到答题卷上。
然后从头到尾检查,确认无误,交卷。
这一次比较严格,交卷离场的时候,草稿都要上交,还要在上面盖章,离开考棚之后,立即被士兵送到一个狭窄的单向通道。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