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仰光的指挥部里,灯光彻夜通明,电报机的滴答声不绝于耳。
当得知印度军队在丛林中被贾真小队发现的消息后,指挥官们的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情报官深知事态紧急,第一时间便将这份关键情报通过加密电波发往金陵。电波跨越千山万水,带着战场上的最新动态,飞速传向华夏的指挥中枢。
此时,金陵的指挥部同样是一片忙碌景象。
林业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神色专注,眉头微微皱起。当他听到敌方在丛林出现的动向时,眼神中闪过一丝警觉。这片丛林茂密幽深,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谁也不知道其中究竟隐藏着多少敌人。
林业缓缓转身,目光落在身旁的徐大军身上,语气沉稳而果断:“给我接金陵机场,命令052飞行大队起飞,对该目标进行轰炸。务必尽快行动,不能让敌人有喘息之机。”
徐大军立刻立正,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地回应:“是!” 随后,他迅速转身,大步走到电话旁,伸手一把抓起听筒,快速转动拨号盘,拨打着通往金陵机场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徐大军的声音坚定有力:“这里是总指挥部,给我接空军司令,十万火急!”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忙碌的声音,徐大军握着听筒,微微侧身,眼睛不时望向林业,等待着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过了片刻,徐大军终于转过头,脸上带着几分急切,望向林业说道:“总司令,接通了!”
林业听后微微点头
徐大军继续对着话筒简明扼要地说道:“命令,052飞行大队,即刻对丛林中的目标进行轰炸。对,就是052大队,务必精准打击,迅速执行!” 。
在金陵空军基地,清冷的空气里弥漫着紧张而肃穆的气息,随着指挥部那带着肃杀之气的命令通过电波清晰下达,整个基地瞬间从平静切换至战斗状态,警报声急促响起,划破夜空。
基地的机库大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嘎吱”声。一辆辆军绿色的牵引车缓缓驶入机库,随后,第一架B52轰炸机在亲兵的熟练操控下,从机库的阴影中缓缓驶出。
这架B52轰炸机体型巨大,宛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投下的巨大阴影将周围的地勤士兵笼罩其中。它那粗壮的机身、宽大的机翼以及高耸的垂直尾翼,无不彰显着强大的威慑力。
地勤士兵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抬起头望向这庞然大物。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复杂的神情,有人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有人则带着一丝疑惑和担忧,小声嘀咕着:“这玩意真的能飞起来吗?”毕竟,B52如此庞大的身躯,超出了许多人以往对飞行器的认知。
很快,地勤人员便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一辆辆装弹车轰鸣着驶向B52,这些装弹车犹如灵活的小助手,与巨大的轰炸机形成鲜明对比。
装弹车精准地停靠在B52的弹舱下方,操作人员熟练地操控着机械臂,将一枚枚重磅炸弹缓缓吊起。炸弹在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每一枚都承载着巨大的杀伤力。机械臂稳稳地将炸弹送入B52的弹舱,地勤人员们全神贯注,紧密配合,确保每一颗炸弹都被准确无误地挂载到位,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
高密度炸弹架有3A-1、3A-2、3B-1、3BB-1、3BC-1、3BC-2和4A-1等型别,以适应悬挂各种武器。
弹舱内可挂3个高密度炸弹架,每个炸弹架可挂18颗340公斤的M117炸弹或28颗227公斤的MK82炸弹;每个机翼下可挂12颗340公斤的M117炸弹。最多可挂108颗通用炸弹,最大载弹量可达27.2吨
在金陵机场宽阔的停机坪上,地勤人员如同精密时钟里的齿轮,紧密协作,忙碌而有序。刺眼的灯光将这里照得亮如白昼,一架架轰炸机整齐排列,机身在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此刻,负责挂载炸弹的地勤小组正围绕着打头阵的那架轰炸机紧张作业。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升降设备,将一枚枚重磅炸弹缓缓吊起,精准对接轰炸机的弹仓。每一个连接动作都经过千百次的训练,严谨细致,容不得丝毫差错。随着最后一颗炸弹稳稳落入弹仓并完成固定,地勤组长对着对讲机大喊:“第一架炸弹挂载完成!”声音中带着大战将至的兴奋与紧张。
得到指令后,轰炸机的飞行员稳稳坐在驾驶舱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起飞前的各项检查。仪表盘上的指示灯闪烁跳跃,他的目光快速扫过每一个数据,确认无误后,缓缓推动操纵杆。
这头钢铁巨兽发出低沉的轰鸣,缓缓开始移动,沿着跑道缓慢开进。它的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在积蓄着无尽的力量。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逐渐增大,从低沉的咆哮变成震耳欲聋的怒吼,这庞然大物开始全力冲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