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将林风和未来智能推到了全球道德和舆论的聚光灯下。这份意外的荣光,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硅谷巨头们发起的舆论围剿,也为林风接下来的一个重要行动,提供了微妙的契机。
在确认了“暗影”组织的存在,并初步了解其背后可能涉及的、旨在“清除”高级人工智能的“协议”后,林风深刻意识到,这已经不再仅仅是未来智能一家公司所面临的危机。这种拥有超前技术、行事毫无底线、且敌视AI发展的神秘组织,是对全球科技进步乃至人类文明未来的一种潜在威胁。
单凭未来智能一家之力,即便拥有强大的AI和财力,要对抗这样一个隐藏在暗处、实力深不可测的对手,也显得势单力薄。他需要盟友,而且是拥有最高级别资源和行动能力的盟友。
林风决定,是时候将他掌握的部分信息,选择性地透露给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力的组织了。
他通过华国最高层级的秘密渠道,以未来智能遭遇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极具技术含量和恶意的网络攻击及物理袭击为由,提交了一份高度机密、措辞谨慎的报告。报告中详细描述了攻击的技术特征(包括“反智能波”的部分可观测现象)、攻击者的专业程度和反追踪能力,并暗示了这可能并非已知的任何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所为,而是一种全新的、需要全球共同警惕的“超技术威胁”。
这份报告,以及未来智能在全球科技领域无可争议的影响力,还有林风本人刚刚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所带来的巨大声望,共同促成了一次极其罕见的、最高规格的秘密会议。
地点并非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那公开透明的大厦里,而是在瑞士日内瓦湖畔,一处戒备森严、与世隔绝的秘密会议中心。
收到邀请函时,林风明白,他的目的达到了。邀请方,是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华、美、俄、英、法)为核心,并吸纳了少数几个在科技和情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所组成的一个临时性的、绝对保密的“特别危机应对委员会”。
而林风,作为唯一一位来自私营企业界的代表,被邀请与这些执掌全球权柄的大国代表们,共同坐在了这张会议桌前。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未来智能在这场潜在危机中所处的关键位置。
会议室内的气氛凝重而肃穆。长条桌旁坐着的,都是各国国家安全或情报系统的最高负责人,每一个都是跺跺脚就能让国际局势抖三抖的大人物。他们看向林风的目光中,带着审视、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会议由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他首先强调了本次会议的绝对保密性质,以及召集会议的目的——评估并讨论一种可能威胁全球安全与稳定的、来源不明的“新型技术威胁”。
随后,林风受邀发言。
他没有丝毫的紧张,条理清晰地展示了未来智能近期遭遇的一系列攻击事件的证据:从遍布全球数据中心的协同网络入侵,到针对核心科学家的精准“意外”袭击,再到那种专门干扰AI系统运作的诡异“反智能波”。他重点强调了攻击者展现出的、远超当前公开技术水平的隐身、渗透和破坏能力,以及其行动背后所流露出的、对尖端人工智能技术明显的敌意。
他没有提及“暗影”的具体名称,更没有透露任何关于个人系统、“清除协议”或未来信息的内容。他只是客观地、冷静地陈述事实,并以未来智能掌握的AI分析能力,对这种威胁的潜在来源(非传统国家行为体)、技术特征(高度智能化、可能存在非人类逻辑)和潜在目标(破坏或抑制全球范围内的前沿科技发展,尤其是AI)进行了推测。
林风的发言结束后,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随后,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情报首长几乎同时开口,他们相互对视了一眼,神情都有些复杂。他们也分享了各自掌握的一些零星情报:近年来,两国都曾遭遇过一些极其诡异的、针对高科技实验室或军事网络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其技术手段与林风描述的有相似之处,但因缺乏足够证据且涉及国家机密,此前一直未公开或相互通报。英国、法国、德国等代表也补充了一些类似的、难以解释的“悬案”。
当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原本被归咎于“假想敌”的零散信息,与林风提供的证据相互印证时,在座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可能真的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隐藏在暗处的、拥有“超技术”能力的神秘对手!
这个对手,似乎并不以传统的国家利益或地缘政治为目标,而是以某种更宏大、更令人不安的议程在行动。
会议的焦点,迅速从听取汇报,转向了如何应对。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最高级别的情报共享机制,专门针对这种‘超技术威胁’。”华国代表率先提议。 “同意。同时,需要集合我们各国的科研力量,分析并研发针对性的防御技术。”美国代表表示赞同。 “更重要的是,要查清这个威胁的来源和真实目的。它到底是谁?或者……是什么?”俄罗斯代表语气低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