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动不如行动。
这边,阎解成、余丽丽回到四合院,晚上睡觉,一闭上眼就是以后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景象。
激动到根本睡不着。
那索性就干点爱干的事情吧,淅淅索索鼓捣了半天前戏,三秒过后,阎解成沉沉睡去。
可是苦了余丽丽,只能习惯性的在枕头底下摸出角先生……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第二天早上一人对付了一碗棒子面糊糊后,便开始行动起来,直奔——各自上班的厂子。
生意得做,但工作也不能落下呀。
不过,两人倒不是去上班,而是递交“停薪留职”申请。
虽说经过昨天的实际考察基本确定了开饭馆能挣钱,但万一呢?
他们可没何雨柱那么大魄力,好好的大科长说不干就不干。
这人呐,甭管做什么都得给自己留好退路。
阎解成是在街坊上的小厂工作,做一些手工加工的小零件什么的。
然而,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好多大厂更进新设备,机器正在逐渐取代人工。
厂里效益不好,但又不能裁工,就只能赔钱养着工人。
阎解成提交的“停薪留职”申请,几乎马上就通过了审批。
而另一边,余丽丽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随后两人便开始了信心满满的创业之旅。
第一步,那无疑是要先申请个体户营业执照,没有这个之后的所有事情,几乎都无法顺利进行。
当下两人便信心满满的跑到工商所,结果被告知需要街道证明。
得,白跑一趟。
无妨,万事开头难,谁让自己没经验呢,就放练腿吧。
带着满满的干劲,两口子又一路腿到街道办事处。
刚道明来意,里面大姐模样的工作人员倒先反问过来:
“开饭店?你们家里有地方开饭店吗?”
“没有啊。”
“没有你们开什么饭店,走走走!别在这耽误我织毛……别耽误我工作。”
得,那就先去租个商铺下来吧。
干餐饮,选址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必须选在人流量多的地方,人多就等于吃饭的多,就等于挣的钱多。
而这个地方,他们昨天晚上就已经有了一个大概思路。
昨天他们可是眼睁睁的看着何雨柱因为店里桌位有限,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
这证明什么?
这证明北新桥大街就是个适合开饭馆的地方呀。
把店开在这里,准赚!
但也不能离川香居太近,他俩还是多少有一点自知之明。
自己这半路出家,肯定干不过人家祖传厨子。
所以最好是隔开一定距离,但还不能离太远。
改开后,不再禁止私人经商,以前临街被封死的住房也不再限制其装修格式,房门愿意往哪边开就往哪开。
现在做生意的不多,闲置地段多的是,能可劲儿挑。
最终阎解成两口子把店址选在了北新桥街口路南第三家的位置。
这里以前是合作社的仓库,临街的墙面仍处于封死状态。
不过里面地方不小,进深也不短,大概一百四十平的样子,改一改弄成三间门脸房绰绰有余。
空间不小,又是临街的位置,以后生意指定差不了。
值得一提的是何雨柱家饭馆开在街中,他们开在街尾,原则上来说,没冲突。
因为文,革,期间某些不愉快的经历,街上几乎所有房子的产权都归属在街道手里。
自然,租房的事还是得去街道处办理。
还是那位肥嘟嘟的胖大姐,看见两人,满脸的不耐烦。
“我说你俩怎么又来了?不是告诉你们开饭店得有地方吗?规定就是这样,跑多少次也没用!”
解解成被噎的脸色青黑,但一想到自己的挣钱大计,便强撑着装出一副笑模样,腆着脸凑了上去,
“同志,我们找到地方了,北新桥378号,就是十字路不远,供销社旁边的那个仓库。”
“是吗?那住房证拿来我看一下。”
“住房证?什么住房证?”
闻言,阎解成愣在原地,脑子里飞速回想着一些有关住房证的信息,但他实在想不明白租房跟住房证有什么关系。
旁边的余丽丽看着自家这个床上床下都一样无能的蠢男人,感觉自己厌蠢症都要犯了。
“起来!!”
余丽丽推搡了一下把阎解成挤到一旁,低下身子凑到办事窗口前。
“同志,您误会了,我们是想租房,把378号仓库租下来开店。”
“你早这样说嘛,真是的,耽误时间。证明呢?开店证明给我看一下。”
“证明?什么证明?”
“我哪知道什么证明,是你们租房子,又不是我租房子!厂里开的证明,工商开的证明,总之我不可能把房子租给你们私人吧?”
余丽丽听明白了,这是跟自己要营业执照呢。
看来,还是得再去工,商局一趟。
可刚转身又恍然间想起,自己是过来开证明去办营业执照,结果转了一圈下来,又让自己去拿营业执照过来开证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