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最终跟着团队继续前行。谢一扬落后几步,对张铁柱低声说:“让技术团队保持全息投影运行,直到他们离开这个区域。“
三天后,香格里拉大酒店的会议室。
《纽约时报》记者凯瑟琳·李正在笔记本电脑上快速敲打着报道。她面前摊开着专家团的初步评估报告,上面满是“工程奇迹“、“环保典范“之类的溢美之词。
“凯瑟琳,这篇报道会登上头版吗?“谢一扬坐在她对面,手中拿着一杯绿茶。
凯瑟琳推了推眼镜:“如果专家团的最终报告确实如这份草案所说,那绝对值得头版。“她犹豫了一下,“不过...我听说有一些环保组织对移民安置有异议?“
谢一扬微笑着取出一个信封:“这是五万美元的旅行支票,用于你下个月在肯尼亚的犀牛保护报道。“他又拿出另一个信封,“这是扬帆环保基金会五十万美元的捐赠凭证,可以由你亲自交给世界自然基金会。“
凯瑟琳的手指在信封上摩挲了一下,最终接了过去:“谢先生,您真是个有远见的企业家。“
“我只是相信,真实的故事值得被讲述。“谢一扬站起身,“专家团的新闻发布会一小时后开始,期待你的报道。“
走出会议室,谢一扬的手机响了。是周明远。
“谢总,国务院刚收到美国大使馆的照会,“周明远的声音透着紧张,“他们要求确认专家团的安全。“
谢一扬轻笑:“告诉大使先生,专家们正在起草人类水利史上最辉煌的评估报告。“他顿了顿,“顺便提一下,我听说大使夫人很关心非洲儿童的教育问题?扬帆基金会正好有个援助项目...“
挂断电话,谢一扬走向电梯。透过走廊的落地窗,他看到北京城上空的乌云正在散去,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远处的中央电视台大楼上。
明天这个时候,《纽约时报》的头版将刊登三峡工程的盛赞报道,国际舆论的风向将彻底扭转。而那些被掩盖的质量问题,那些被牺牲的移民利益,都将沉入长江的滔滔江水中,无人问津。
电梯门关上的瞬间,谢一扬看到镜面反射中的自己——西装革履,面容平静,眼睛里却闪烁着冷酷的光芒。他整理了下领带,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
这场国际公关的棋局,他又赢了。
喜欢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