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苛的管理,高强度的训练,让学员们几乎苦不堪言。
一整天下来,完全是筋疲力尽。
可没有人退缩,也没有人抱怨。
因为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着侯爷的期望,肩负着平西军的未来。
每一次的挥汗如雨,每一次咬牙坚持,都是在为将来的胜利而奠定基础。
关键之处也在于,这种严苛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平和希望。
在这里,并没有森严的等级,也没有论资排辈。
你的表现,你的努力,决定了你的一切。
训练成绩优异者,会得到表彰和奖励。
考核不合格者,则会面临严厉的惩罚,甚至是被淘汰。
如此简单而纯粹的竞争氛围,反而激发了学员们内心深处的斗志。
每个人都在暗暗较劲,都想证明着自己比别人更强,都想成为最优秀者。
林羽偶尔也会出现在学员们的饭堂,和他们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聊着训练中的趣事和困难。
林羽清楚,讲武堂的建立,只是开始而已。
要将这些学员培养成合格的军官,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持续投入。
但看着他们身上逐渐显露出的军人气质,林羽的心中,充满了信心。
星星之火,已然点燃。
……
自讲武堂的开办后,一些隐晦的担忧,就在雍州官场内蔓延。
而随着讲武堂的声势渐大,甚至传出了林羽还要持续扩建,不惜投入海量资源的传闻后,这些担忧,逐渐化为了清晰可见的不安。
而忧虑者,还不在少数。
他们担心的,倒也并非是讲武堂的本身,是它代表的某种趋势。
一种武力至上,武将崛起,而导致文官势弱的趋势。
在这些文官的眼中,雍凉之地,本就武风彪悍。
若是再任由平西侯如此大力的推行武备,恐怕不久后的雍凉,都将彻底沦为武夫的天下。
那时,还有他们这些文官的立足之地?
更有人担忧,讲武堂培养出的学员,皆是林羽一手所提拔的心腹。
将来,这些人一旦走上了雍凉各地的要职,岂不是将他们的关系网彻底挤压了?将他们的利益也彻底蚕食干净?
终究,还是有人按捺不住了。
雍州刺史府邸。
烛火摇曳,光线昏暗。
刘修,何奉,马进卓等五六人,再次聚集一堂。
“诸位大人,这讲武堂……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率先开口的,是雍州别驾,王佑年。
他年过半百,平日里颇为稳重,鲜少有如此沉不住气。
可眼下的局面,着实让他再难以保持镇定。
“侯爷这是铁了心,要将雍凉变成铁桶江山啊?”
王佑年叹息一声,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无奈。
“百年树木,十年树人。”
“讲武堂一旦成势,将来整个雍凉的官员,恐怕都要出自其门下了。”
“哪里还有我等的位置?”
他的话,引起了在场众人的共鸣。
十年,二十年之后,雍凉的官场,岂不是要被讲武堂的学员彻底给占据了?
那他们这些老家伙,又该何去何从?
“王大人,言重了。”
雍州都督何奉,沉声开口:“侯爷建立讲武堂,是为了培养军中人才,提升平西军战力,此乃利国利民之举。”
“我等身为雍凉的官员,理应全力支持才是。”
话虽如此,可他的语气,却显得极为勉强。
“何都督说的是。”
雍州按察使马进卓,也跟着附和。
可声音同样显得低沉。
“侯爷高瞻远瞩,我等自当尽力辅佐。”
在场众人,皆是人精。
又岂能听不出何奉与马进卓话语中的言不由衷?
“两位大人,明人不说暗话。”
刘修摆了摆手,打断了二人虚伪的客套。
“侯爷的心思,我等心知肚明。”
“讲武堂是好,可若是任由其发展壮大,将来的雍凉,恐怕就真要变成军方一家独大了。”
“我等文官,又将如何自处?”
他的话直截了当,也点明了众人的担忧。
所有人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们都心知肚明。
今日聚集于此,并非是真的要反对讲武堂。
而是担忧着讲武堂壮大之后,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没人愿意放弃手中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力。
也没人甘心被边缘化。
“那依刘大人之见,我等该当如何?”
沉默许久,王佑年再次开口,目光投向了刘修。
在场众人之中,唯有刘修,资格最老,也最为老谋深算。
“如何?”
刘修冷笑一声,眼中闪过精光。
“自然是要……敲打敲打这位平西侯了。”
“敲打?”
何奉眉头微皱,语气带着一丝迟疑:“刘大人,侯爷如今威望正隆,贸然行事,恐怕……”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刘修挥手打断。
“何都督,你多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