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来到一处重兵把守的隐蔽院落。
门口士兵道:“少爷,东西已经准备妥当。”
周世显只是淡淡一句:“好,一定要守住此地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士兵点头。
推门而入。
院内存放着一些木桶,而木桶内存放的是进入工业化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也就是橡胶。
周世显看着眼前这些东西,忍不住叹气。
想找橡胶树只能出海,而现在没那个条件出海,更无法合成出橡胶,毕竟连石油都没有,开启化学之路难而又难。
就像繁殖隔离一样,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经过数代人努力才有希望。
然而一般的穿越者或者重生者大概率也就提纯个盐,造个白糖大伊万,稍微带点难度的事情根本没可能。
不过周世显不服,所以他要玩个大的,努力回忆才想起另一种橡胶产量很低的东西,也就是在西边的橡胶草。
在五年前就开始布局,从新疆极西之地弄回了橡胶草并进行大面积种植。
而得到的所有橡胶一半都在眼前木桶中。
有多难?
只能说太难了。
要不是与鞑靼关系还好,真找不回这种足以改变世界的东西。
周世显十分不舍道:“这些东西搬去做铜线,真是白瞎了我的银子。”
钱大海保证道:“少爷请放心,老奴会亲自盯着。”
从种植种植到炼制储存,可以说周家投入了极大人力与物力。
周世显依然不放心道:“大海,这东西比大炮与火药价值至少高出百倍,此次必须秘密去做,生产出来的电线也要严格保存,一米都不能丢。”
钱大海顿时感觉到十分巨大压力,“少爷放心,老奴就是把命丢了,也不会让一点橡胶从眼皮底下消失。”
周世显点了点头。
一桶又一桶橡胶被士兵抬出院落送入工坊中。
制作铜线一点也不难,难的是绝缘材料的获取,要么是化学手段石油提炼,要么只能找橡胶树与橡胶草,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量产可能。
即便如此植物橡胶量产也十分有限,也无法满足大规模工业化,不过此时对周世显来说却刚好够用。
可以说有了橡胶,就有了汽车与飞机轮胎。
周世显目光中充满期盼。
就在周家紧锣密鼓搞发展的同时,盛京出现意外。
盛京朝会上,多尔衮举着一封信问:“是谁,谁把这封信交给了陛下?”
多尔衮冰冷声音犹如一柄刀架在每一个人脖子上。
皇帝被人蛊惑,不惜以开战换取外敌周家的好处,这种事往小了说是福临年幼不懂事,往大了讲就是皇帝卖国!
小福临气的嘴唇发紫,而手则紧握着有些发抖。
谁也没想到多尔衮会在皇帝身边有密探,并且还成功找到了这封来自周家的信。
而信究竟是谁送的却没有一人知道。
多尔衮震怒道:“两次战事,都因为周家火炮让我大清损失惨重,就在不久前还派人继续去买炮,几乎掏空了我大清国库!”
“而你们,纵容皇帝做出错误决定,差点又把我大清的战士送上不归路,告诉我究竟是谁干的!”
皇帝被周家策反。
这种事从古至今也算天大的笑话。
而他这个摄政王难辞其咎。
多尔衮愤怒到声音都有些抖。
第一摄政王,郑亲王济尔哈朗站出来道:“陛下年幼,难免会受人诱惑,大同周家狼子野心竟敢干出如此龌龊事情,为今之计只能按你的想法避战。”
避战说的好听,实际上依然在针对多尔衮。
若是大清真的买完炮不敢打,只会让大明反贼以为大清打怕了,说不定李自成还真敢冲出关外。
多尔衮双眸死死盯住济尔哈朗。
大清有两位摄政王,第一摄政王是济尔哈朗,其次才轮到他多尔衮。
而此事不单单是与大明反贼开战的问题,还有朝堂权利的归属。
多尔衮道:“火炮已经买回,鳌拜在押送火炮回盛京的路上,若是不打这一仗,我大清岂不是连过冬的粮草都没银子买。”
毕竟本该用来买粮食的银子都已经换了大炮,岂能是说不打就不打。
若打赢了还好,到中原劫掠一番大清冬日还有好日子过。
反倒是一旦打输了将会迎来凛冽的冬日,搞不好还会饿死人。
如此大的后果没人能担待得起。
济尔哈朗道:“你说怎么办吧。”
多尔衮冷笑:“必须有人承担此次的后果,郑亲王难道不该说些什么吗?毕竟皇上打仗的意见可是由你们亲口同意的。”
济尔哈朗怒道:“你竟敢污蔑我们纵容陛下!”
“难道不是吗?”多尔衮看向众臣,“若没你们的纵容,陛下又怎会犯下如此大错!”
济尔哈朗气的直哆嗦。
然而皇帝被策反,他身为第一摄政王却难辞其咎,也无法置身事外。
济尔哈朗知道自己一旦倒下,大清将真正变成多尔衮的一言堂,可他没办法逃避这一次的意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