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越是熟悉的人,见面时越不会说“我想死你了”,更多的是斗嘴和挖苦,古今皆是如此。两个老道一个邋遢,一个神仙一般,也不知道如何成为至交好友的。
交谈的差不多,袁老道就打算拉着孙思邈进府。孙思邈没忘记旁边还站着一个小喷壶,忙从褡裢里掏了五十个铜钱出来,小喷壶自然千恩万谢,赶着马车离开了葛府。
袁老道拉着孙思邈进入葛府,到了自己小跨院时,跟旁边的下人说到:“告诉葛明,老道来个贵客,让他赶紧再弄三碗冰沙来。”下人一听赶紧去跑去通知葛明。
两个老道一个道童,这才进入了袁老道的小跨院。等进了袁老道的房间之后,孙思邈不禁打量了一圈。虽然孙思邈见多识广,去过的豪门大户不在少数,但是袁老道房间的摆设几乎都是他没见过的。
袁老道赶紧招呼孙思邈坐下,坐上椅子之后非常舒服,腿脚不疼、腰不酸痛,这比跪坐实在舒服太多。
葛明此时正在自己的房间内小口小口的品尝着冰沙,吃的慢不是因为装斯文,而是吃冰太快会头疼。旁边的丁香、小丫和小猴子也都在一勺一勺的慢慢品尝,一边吃还一边发出赞美之声。
正在这时候,下人来通报,说袁老道有贵客来访,让送三碗冰沙过去。
袁老道是个贪吃的性子,葛明还是比较了解的。开始以为袁老道想要多吃几碗,也不怕头疼,等问过下人之后才知道确实来了客人,一个更老的老道,还有一个小道童。
葛明心里嘀咕,看来认识一个老道,以后会认识很多老道,这就是所谓的圈子。
赶紧再弄上三碗冰沙,浇上桃汁和麦芽糖水,也没让下人端,葛明带着丁香、小丫和小猴子,三个就把冰沙端了过去。
葛明到了袁老道的房间,看到袁老道和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对坐,老道旁边还站着一个小道童。老老道和小老道满身灰尘,看样子是走远路来的。
葛明先见过了袁老道,然后把三碗冰沙摆在了桌子之上。袁老道对孙思邈说道:“师兄,这是葛家的小郎君,临渝县令之子,叫做葛明,算是小弟的半个徒弟。”
说完又对葛明说到:“小子,这是老道的好友,孙思邈,从长安而来,还不快见礼。”
孙思邈?葛明脑袋被击穿了一般,没想到这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就是孙思邈。就算是学数学的人,也应该知道古代的几大神医呀。
孙思邈,历史记载天资聪明,七岁时就认识千字有余,等孙思邈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西魏大臣独孤信称其为“圣童”。
后世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自己觉得自己牛不行,要别人觉得你牛,那么你可能有点牛。如果牛人都觉得你牛,那你才是真的牛。独孤信是什么人?西魏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其中还有李渊的爷爷,李密的爷爷。
这还不算什么,他三个女儿才叫厉害。一个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一个嫁给了杨坚,一个嫁给了李渊他爹,三个全是皇后。独孤信都说牛的人,怎么可能不牛?
这么牛的人没有去当官,而是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一道,还着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到了老年时还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唐新本草》,在医学上有无数个第一,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值得尊敬的人。
葛明此时有些恍惚,这可是来到大唐之后见到的第一个牛人,而且是牛人中的牛人。要不是袁老道在旁边提醒,葛明估计会一会恍惚下去。听到袁老道的喊声,葛明才算清醒下来,赶紧给孙思邈行了一个晚辈礼。
“小子葛明,见过孙道长。”
葛明话不多,其实内心无比波澜,只是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而已。赶紧把桌子上的冰沙端起来,说道:“孙道长,天气炎热,请用点小子做的冰沙。”说完双手捧着端给孙思邈。
孙思邈也确实渴了,再加上天气十分炎热,也就没有推脱,一口冰沙下肚,用长安话来说真是“美滴很”。在古代的勋贵、大户人家都有冬天藏冰的习惯,所以夏天吃到冰孙思邈并不感觉意外。
只是旁边的袁老道有些不乐意,葛明这小子对自己礼数上不缺,只是从没这么恭敬过,从来没有双手端着碗送的。当然了,对待神医和神棍,葛明的态度上怎么可能一样?
葛明自然看出来了,双手捧起另外一碗,恭恭敬敬的端给袁老道,说到:“袁先生,请再用一碗冰沙。”葛明此时觉悟了,因为他突然想到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袁老道有孙思邈这样的牛人朋友,那么这个袁老道肯定也不简单,只是不知道孙思邈此行到底为何。
想到这里又端起另外一碗送给了站着的小道童若云,葛明想着这小道童将来说不定也不简单。若云急忙感谢,双手接过碗来,只觉得一股凉意从手掌传过来,拿起小勺子学着孙思邈的样子吃了一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