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教你怎么手写乌萨斯字母吧……维多利亚字母始于ABC,乌萨斯字母始于АБВ……”
“这个Б写得好像炎国字里的‘万’。”
“嗯,这个Б相当于维多利亚语的B,这个乌萨斯语里的‘В’相当于维多利亚语的‘V’;再接下来就是Г和Д的大小写了……”
“这个手写体和印刷体真的是一个字母吗?为什么印刷体里的Д像个小汽车,手写之后就变成D了?然后它的小写长得像g……”
“你想知道为什么吗?这个说来话长。”
“要不你先教完,再和我讲讲吧。”
……
“好了,这就是30个大写字母,33个小写字母。对了,这个字母ш在书写的时候容易和别的字母混在一起,所以很多写完会在下面加一横,你看、这几个字母连着写在一起、是不是长得跟弹簧一样?这样就辨认不清了,所以ш下面要加一横。”
“你写得真漂亮。现在可以和我讲讲故事了吧?”
“其实也很简单。乌萨斯建国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没有像样的文字,不像同时期的炎国。后来一位拉特兰圣徒来到圣骏堡一带传教,她改造了当时的米诺斯字母,创造了乌萨斯字母的雏形。”
“拉特兰的历史也很古老了,感觉就像炎国一样古老。”
“嗯,不过那个时候,乌萨斯的文明远没有发展到炎国的程度,那个时候也没有普及的纸张,文字的主要用途还是雕刻。而用于雕刻的字体就是棱角分明的,这就是现代乌萨斯语印刷体的雏形。”
“我知道了,这么说……炎国字的印刷与手写也同样大相径庭。”
“到了近代,皇帝伊凡为了向核心圈国家看齐——主要是高卢和维多利亚,再次规范化了印刷体字母,也为乌萨斯语设计了一套小写字母。”
“以前乌萨斯语不区分大小写吗?”
“应该是不区分的,当初圣徒在乌萨斯创造的字母就没有大小写的分别,但是高卢与维多利亚的字母早就区分大小写了。皇帝伊凡想学习核心圈国家的道路来让国家富强,就连字体方面也看齐了。”
“这么看来,乌萨斯在近代一直在经历剧烈的变革。”
“是的,乌萨斯印刷体的确定也就百年左右的时间。至于手写体,许久之前就开始平行于印刷体发展了,圣徒传过来的字母有棱有角的,日常使用不太方便、人们写字的时候也会自行简化,后来有几位书法家逐步奠定了现代手写体的基础。”
“哦,听起来就像楷书与行书的分化一样。”
“只不过印刷体是靠皇帝的强制命令确定的,而手写体是靠民间的自主演化归纳的,所以时至今日、有些字母就出现了迥然不同的写法。说实话,直到现在,乌萨斯各地的书写方式也没有完全统一,你能看到同一个字母的好多种写法。但是出版物上的字体都被强制统一了。”
“你有没有想过当老师?我感觉你懂得挺多的。”
“嗯?”
“就是问问,比如你小时候有没有想过将来有什么目标?我小时候跟着舅舅练了一段时间的剑,后来在龙门见义勇为了几次,再后来我就想着,当不了大侠、当个警察也差不多。”
“我想想……小时候,我一直想着怎么活下去,后来活不下去了、就遇上塔姐了。那个时候没那么多精力想未来的事情,有些人愿意教我点本事、但我只能靠自己来养家。我的哥哥没有固定工作,后来去矿场赚钱、没多久就感染了。”
“抱歉,我不是想让你回忆这些……”
“没关系,是我自己想讲这些事情的。一切就是顺其自然,我以前对自己的人生就没有像样的规划,除了塔姐、根本没人指导我的人生……以前我想尽了办法,无非是为了让我和哥哥活下去。后来我想尽办法,无非是让跟着塔姐的那些穷人都能活下去。”
“这应该就是你的目标了,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你们花了好多功夫。”
“是的,一开始为了让大家吃得饱,我去给营地打猎。后来人多了,需要更多粮食,农民和感染者手里没有土地、没有粮食,我们只能向贵族要——他们不会给,我们只能抢。
“想要每次都能抢得到粮食、每次都能战胜纠察队,我们就要有自己的武装。如果我们想要帮助更多感染者治病,那我们就要有能力生产药物、要有自己的工厂。”
“你们是哪一年开始行动的?”
“八八年,年底。”
“那时候我还在念书……你应该和我差不多大吧,好多人都说我是个好学生、好警官,仕途也平步青云。但是和你比起来,我感觉我做的事情很平庸。”
“只是环境不一样而已,很多人在领主那里只是逆来顺受的佃农,但是扛起武器、也能让纠察队闻风丧胆。那个时候我们的队伍里要是有你这样一个高材生,肯定会少很多牺牲,你也一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