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擒贼先擒王并不是说一定要我们亲自动手,儿臣所计便是借刀杀人。”
擒贼先擒王是你赢建说的,怎么转眼又扯到借刀杀人了?这让文武百官更加的摸不着头脑。
好在下一刻赢建便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乐毅曾为秦国将领,当初不满上官迫害而远走齐国,后得齐王重用拜封上将军,然乐毅终究是秦人出生,就算齐王不疑谁能保证下面不疑?
齐国被灭之前齐国太子姬茅便一直同乐毅不可,民间甚至传闻乐毅还和太子为了一个歌姬大打出手。
秦国可休书一封派使者送往齐军,并告诉当初他因受上官迫害而不得已远走他乡。
如今秦国引六国贤士入秦,只要乐毅弃齐归秦,不但能得到秦国重用,还能封万户侯。”
赢建话音刚落,太史公跳出来表示赢建的计谋听起来也不咋的。
“这算什么奇谋,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离间计,乐毅深受齐王信任,怕是难以奏效。”
“若是在使者进营的同时,派人潜入齐国说乐毅有弃齐归秦之心,若是此事被太子姬茅知道了,不知太史公以为姬茅会有何反应?…”
太史公一听顿时眼前一亮,太子姬茅与乐毅一向交恶,若是此时秦国派使者去劝降乐毅,齐国太子姬茅定然不会会放过扳到乐毅的机会,必然会夸大事实,想方设法置乐毅于死地。
听见赢建地献策有理有据,嬴政点了点头,又开口问道:若借刀杀人不成呢?
“借刀杀人不成,儿臣还有反间计,离间计,再不行秘密派出一队精兵,绑架他全家,造谣他强剑老母猪,破坏对方名声,总有一个办法叫他难受。”
赢建一席话听的人冷汗直冒。
哪有这般献计的,这还是人吗?
“公子果然妙计,齐王虽十分宠信乐毅却是生性多疑,齐太子姬茅又是个睚眦必报有勇无谋之辈,到时候就算乐毅不会被抓,怕也难当大将军之位。”
太史公一改先前的态度。
眼前这个经常找自己麻烦的老头居然能看到这一层,还真有些手段。
“一旦乐毅被换或者被赶走,必然会引起军心浮动,此时秦国再以重金激励秦人,说不定还真有反败为胜的可能性。”
李斯此时站出来表示赢建的计谋却是要比赢且的计策高一些。
“反败为胜怕是为时尚早,齐国精锐中不但有乐毅,还有骑劫,要知道大将军蒙杰就曾栽在骑劫手里,若是骑劫接替乐毅后并未改变战术,打算猛攻咸阳城,到时候必然会导致咸阳居民人心浮动,又该如何收拢人心?
就算依李卿之言用重金封赏咸阳居民,可待到战争过后,必然会导致国库空虚,伤及秦国根基。”
嬴政对于赢建的借刀杀人的计谋虽加赞赏,却仍觉得非上策。
“儿臣说过了李斯大人的重金之法只能起到短时间的作用,并不能一劳永逸。
儿臣所计却可使朝廷不花费一两金银,便能让秦国军民上下一心,更会齐军不死不休。”
听见赢建居然不用费一金一银就能让百姓们拼死拼活,这使得在场的文武百官觉得赢建是在天方夜谭。
站在后侧的执戟郎吕晓更是开口讽刺道:李斯大人的重金之法尚不能做到上下一心,十八公子却口出狂言说什么能让秦国不废一金一银就能让秦国百姓和齐国精锐拼命,未免太痴人说梦吧。
吕晓,吕不韦的远房表亲,曾任殿前校尉,后因吕不韦谋反被降级为执戟郎,平日里就和赢建不对付,如今好不容易逮住机会自然忍不住的想要嘲讽赢建一番。
对于吕晓的嘲讽,赢建却是冷冷一笑道:若是本公子真有办法不费一金一银让咸阳百姓上下一心,共同抗敌你待如何?
吕晓不屑的回答道:若是十八公子真能做到,吕晓当为十八公子坠马值凳。
此话当真?
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
嬴政双眸转动,见赢建眼神坚定,表情十分自信,再次开口问道:建儿,你就不要再绕弯子了,快说吧。
“儿臣只需要派遣一名死士前往齐军大营,告诉齐军将领咸阳百姓的祖坟大部分都在咸阳城外,只要齐军将咸阳百姓的祖坟给刨了,百姓必然会被齐军的手段所折服,齐军便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攻下咸阳城。”
赢建此话一出,瞬间满朝文武个个只觉得后脊发凉,后背冷汗直冒。
一向威严稳重的嬴政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更是忍不住的直呼活阎王,活阎王。
毒,太毒,阴毒,无所不用其极,用此计之者不配为人,简直是禽兽不如。
赢建先前的诛九族,凌迟处死,已经让太史公觉得手段太过心狠手辣,如今听见赢建献计让齐军扒了秦国百姓的祖坟,以此达到拒敌的目的,更是惊愕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秦国百姓向来是视祖坟比命贵,若是真就被齐军扒了自己祖坟,那必然是不共戴天的血仇,到时候莫说是不死不休了,怕是临死也要拉上几个垫背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