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月后,大明国安部少了十几人,沙俄多了几个才华横溢的落魄贵族,英吉利多了几个富有的商人......
各国内乱就此拉开序幕......
时光飞逝,在各国陷入内战时,大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如范景文等年长的大臣,也纷纷致仕,一批又一批年轻,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官员填补了他们的空缺。
在时安的大力支持推广下,各地机械手工业,纺织业等工厂,在大明落地开花。
大街小巷来往穿梭的百姓,脚上踩着工部发明的‘自行车’,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因皇上对女子的重视,也让不少重男轻女的家庭,改变了想法,不少家族挑选继承人,也将女子纳入候选名单。
女官,女商甚至是......女兵,也慢慢走进众人的视线。
奉天殿,时安垂眸看着手上的奏折,半晌后,拿起一旁的朱笔,写下一个‘准’字!
站在御案不远处的柳如是,看到皇上准允了自己的提议,激动地呼吸急促了几分。
时安抬眸看向她,将批阅的奏折递给她,轻笑一声道:
“柳爱卿,你总是能给朕带来惊喜,这件事,朕便交予你全权负责。”
柳如是上前一步接过奏折,拱手作揖,认真道:
“谢皇上,臣不会让皇上您失望的!”
待她走后,玉枝走到御案前,拿起砚台磨墨,不解地问道:
“皇上,女子天生力气便比男子柔弱,且战场凶险,当真会有女子愿意参军?”
虽这些年,因公主登基为帝,大大提高了女子的身份地位,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工厂,女子当家做主也不再成为稀奇。
但组建女子军队,这......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时安起身走到窗边,定定望着窗外飘飘洒洒的雪花,轻声道:
“玉枝,莫要给女子轻易定下框架,女子从来就不比男儿差,她们只是缺少一个机会。”
“世世代代的儒家思想束缚住了众人,给女子定下规矩,让女子只能遵守这些规矩而活。”
“还有便是女子自己束缚了自己,你瞧,二十多年前,你可曾会想到朝堂上出现女官?科考状元是女子,撑起门楣的还是女子?”
玉枝咬了咬嘴唇,最后还是将心里的担忧说出来道:
“可是,皇上,如今女子地位提高,那些百官因忌惮您和神龙,所以不敢多言,但若是......那后世的女子,必然会被男人狠狠打压束缚......”
身为皇上跟前伺候的女官,她得皇上允许,可进入皇家藏书阁看书提升自己。
大唐第一任女帝武曌掌权,那个时期,女子地位被抬高,甚至可与男子争权,可后来,当女帝逝世后,女子的地位被狠狠打压。
她不懂皇上为何不愿选夫纳侍,充盈后宫,可皇上百年后,必要有继承者,那人选必定在三位亲王的后代中。
谁能保证下一任帝王,会愿意放任女子掌权?
体会过自由,谁愿意在回到那小小的牢笼中?
时安转过身看向她,有些意外她会说出这些话,挑眉轻笑道:
“玉枝,朕非武曌,她是夺权称帝,朕是顺应天命,你在宫中待的许久,下次休沐时,去宫外看看,时代变了...”
她改变的不止是百姓的生活环境,这么多年,大明各地修建的学校,教授的不止是知识。
她每年都在往外派出‘交流团’,前往各国学习,深造回来的官员,通过她的考核后,被派往各地学府任教,打破学子百姓们迂腐陈旧的思想,传输开明的理念。
接受过新思维的百姓,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自我明辨是非。
一人传一人,一代传一代。
见识过美好幸福自由的生活,谁愿意再回到束缚压迫的过去?
玉枝闻言一愣,神色有些恍惚,时代......变了吗?
她眨了眨眼,回过神后,恭敬地道:
“是皇上,下一次休沐,我会出去亲眼看看...”
翌日,组建女兵的诏令下发,几乎没几个大臣看好。
在他们看来,像秦良玉将军那般的巾帼英雄,已是少见,虽皇上这些年重视女官,但女兵可不一样,这是随时可能会丧命的。
但让这些大臣没想到的是,当征女兵的诏令,在《民报》上被公布,竟然有不少女子放弃安稳的生活,愿意参军杀敌,征战四方。
几月后,报名参军的第一批女兵人数,高达十万人,若非时安及时叫停,怕是还有人愿意参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参军的女兵,竟有半数来自曾经的缅甸,如今的昭和。
看着呈上来的消息,时安心情很是轻快。
天圣二十九年十月,西藏边境发生暴乱,女将展月请旨带军平乱,时安准。
半年后,边境传来喜讯,十万女兵不仅斩杀了暴乱头领及属下,还朝外为大明,又打下一百平方公里的领土。
震惊整个大明,也让文武百官头一次知道,女兵不比男兵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