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拨:稻谷归拢的巧具
在稻谷晾晒场上,推拨是农户们手中的得力工具。
制作推拨,先寻一根粗细合宜、约齐肩高的木棍,再锯一块木板在木板正上方开个口子,将木棍的一端装进木板口打入木销使木板跟木棍连接更牢固,木板接地两脚削圆,如此能更贴合地面,利于推动稻谷。在木板下面, 每隔一段距离便钉入一枚短小的方形木块,木块的表面粗糙,可增加与稻谷的摩擦力,使推拨时能更高效地带动稻谷移动。木棍的另一端,用麻绳紧密缠绕出一个便于握持的把手,防止手心出汗打滑。
使用时,智人双手握住把手,将扁平带木块的一端置于稻谷之上。向前推动,稻谷便在推拨的作用下均匀地摊开,沐浴阳光;往回拉动,又能轻巧地将稻谷收拢成堆,以便用簸箕装进竹篮。簸箕和筛子,呵呵不讲。
风簸主体呈梯形,多由厚实木板拼接而成,上宽下窄,底部安置四条稳固的木腿。其内部构造精妙,靠近顶端有一漏斗状入口,收割后的谷物由此倒入。入口下方是一块可调节角度的斜板,谷物顺着斜板滑落。风簸一侧装有大型风扇,由手摇传动装置驱动。
制作砻需精选材料,多采用质地坚硬且具一定韧性的木材。先打造上下两个圆形砻盘,上盘稍小,下盘略大。上盘中心安一木轴,可使上盘转动于下盘之上。
在砻盘制作中,于盘面刻出辐射状的齿槽,齿槽需深浅均匀、排列有序。上盘齿槽与下盘齿槽相互交错,形成磨搓稻谷的“机关”。为使砻体坚固,上下盘周边用竹篾紧紧箍住。
安装时,将上盘木轴置于下盘的轴套中,保障转动灵活。操作时,人力推动上盘旋转,稻谷从上方漏斗状入口落入两盘间,在齿槽的研磨作用下,谷壳渐渐脱落,糙米糠皮便从砻盘边缘的出口滑出,然后收集起来。再倒进风簸上面的的斗里,接着转动风扇,谷物倒入入口,随着斜板下滑。此时,风扇快速转动,产生强风。比重较轻的糠皮、灰尘被风吹起,飘向风簸较远一端的出口,落入专门收集的容器;而饱满沉重的谷粒则因重力作用,直直落下,通过风簸底部的出谷口收集起来,然后再经过风簸筛出稻壳可以收集起来点火用。剩下来的大米,用竹篮装用,用扁担,担去倒进大陶缸用木板盖住。
喜欢哎!天道推着你发展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哎!天道推着你发展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