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肆意穿梭于吏部尚书府的每一个角落。书房内,吏部尚书徐建文眉头紧锁,在这寂静的空间里,独自思索着关乎国家命脉的新官员选拔事宜。
踏入这书房,便能感受到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高大的书架倚墙而立,密密麻麻摆满了典籍和卷宗。雕花的窗棂透进丝丝微光,映照在地面的青石砖上。书桌上一方端砚,墨香淡淡飘散,几支毛笔整齐地搁在笔架上。一旁的香炉里,青烟袅袅升起,给这清冷的氛围增添了几分静谧。
他深知吏部尚书一职所肩负的重任,其职能广泛且繁杂,涵盖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诸多事务。每一项决策,都如同千钧之重,影响着朝廷的安稳与国家的兴衰。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堆积如山。官员选拔的公正性,犹如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间。如何在众多候选者中,遴选出真正德才兼备之人,而非被权力与金钱所左右,这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政治斗争的牵连更是如同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各方势力暗中较劲,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地干预官员选拔的过程。徐建文深知,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这无尽的政治漩涡,难以自拔。
而官员的道德和纪律问题,更是让他忧心忡忡。一些官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严重败坏了官场的风气。如何整肃纲纪,树立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风,成为了他日夜思考的关键。
徐建文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不禁感叹:“天下人海茫茫,可良才何求?”这一声叹息,在寒冷的书房中久久回荡,仿佛是对这乱世中寻求贤能之士的无奈与期盼。
这一年官员选拔考试在即,可考题怎么出,思考良久,徐建文写下个“官”字封入卷宗。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写有“官”字的纸张放置于精致的卷宗之中,而后以特制的火漆封口。那火漆在烛火的烘烤下渐渐融化,徐建文迅速而平稳地将其滴落在封口处,形成一个完美的封印。在这过程中,他的眼神专注而凝重,仿佛这小小的卷宗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完成封印后,徐建文将卷宗轻轻放入一旁的雕花檀木匣中,匣子上的纹理细腻而古朴。他再次环视了一下书房,确保没有任何疏漏,这才缓缓地松了一口气。然而,他心中明白,这仅仅是个开始,后续的考务安排、考场监督等诸多环节,无一不需要他精心筹划、谨慎对待。
这一切被暗处一只缺耳的小老鼠尽收眼底。它趴在高高的房梁之上,黑豆般的眼睛机灵地转动着,紧紧盯着下方的吏部尚书徐建文。它那柔软的灰毛随着呼吸微微起伏,缺了的耳朵上那道伤疤非但未减其活泼,反倒添了几分独特。
它看到徐建文眉头紧锁,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最终写下一个“官”字封入卷宗。小老鼠的胡须轻轻抖动,似乎在心中暗自琢磨。
随后,这只小老鼠悄悄地从房梁上探出脑袋,眨巴眨巴眼睛,然后沿着墙壁的缝隙,用胖乎乎的小爪子紧紧抓住墙壁,一扭一扭地向下爬去。从高处往下看,整个尚书府的亭台楼阁、回廊曲径在它眼中仿佛一个神秘的大迷宫,还有巡逻侍卫手中晃动的火把,像是闪烁的星辰。
它敏捷地避开那些光亮,朝着小皇子寝宫的方向爬去。
不多日后
苍龙帝国的青神帝都,一座庄严肃穆的考场矗立着,名为苍龙试院。四周高耸的青砖墙古朴厚重,墙头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幽蓝的光泽。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上镶嵌着一排排铜钉,宛如繁星点点,在阳光的直射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门前两尊威风凛凛的石狮子昂首而立,雄壮的身姿仿佛能吓退一切邪祟。
试院入口处,一座精美的牌楼矗立,牌楼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线条流畅,工艺精湛。沿着青石铺就的步道前行,两侧是修剪整齐的花坛,各色娇艳的花卉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馥郁的芬芳,为这紧张的考试氛围增添了几分清新与柔和。
走进试院,一条宽敞的青石甬道直通考场大厅。甬道两侧种植着高大的松柏,粗壮的枝干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浓绿的天幕,将炽热的阳光阻隔在外,为考生们营造出一片清凉。微风拂过,松柏枝叶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考场大厅宽敞明亮,屋顶由粗壮的木梁支撑,梁上绘着精美的图案,有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异兽,也有苍龙帝国的壮丽山河,色彩鲜艳,生动逼真。一排排整齐的桌椅摆放其中,桌面由上好的楠木制成,光滑平整,散发着淡淡的楠木香气。
大厅的墙壁上挂着先哲们的名言警句,那苍劲有力的书法仿佛带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时刻激励着考生们奋发图强。四周的窗户糊着白色的窗纸,透过窗纸,隐约可见外面摇曳的树影。
此时,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宛如璀璨的宝石,仿佛在为即将踏入考场的学子们照亮前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