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们的猜测没错,这《清明上河图》上的符号很有可能就是这种密码符号啊。”李逸飞喃喃自语道,心中既兴奋又觉得责任重大,毕竟这背后牵扯的秘密或许远超想象。
他不敢耽搁,赶忙将这本古籍小心地收好,准备回去和林婉儿以及其他伙伴们分享这个重大发现。而此时,林婉儿那边,也在另一座城市里,拜访着一位颇有名望的收藏家。
林婉儿踏入收藏家那摆满了各种珍贵古玩字画的宅邸时,心中满是期待。这位收藏家据说对古代文化有着极为深入的钻研,说不定能从他这儿得到不一样的见解。
收藏家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听闻林婉儿的来意后,先是带着她参观了自己收藏的一些与北宋相关的珍品,一边介绍着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一边思考着关于《清明上河图》符号的事儿。
“姑娘啊,你说的这符号,我也曾听闻一二。在北宋那会儿,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之间,有时候也会用一些隐晦的符号来传递心意或者记录一些不便明说的事儿。不过你说的这画儿上的符号,我觉得更像是官方所用的那种严谨的密码符号,毕竟《清明上河图》本就有着不一般的历史背景嘛。”收藏家捻着胡须说道。
林婉儿眼睛一亮,忙问道:“那您可知晓有什么办法能解读这些符号呀?”
收藏家却遗憾地摇了摇头,“这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我这儿有一些早年收集的关于北宋文人笔记之类的资料,你可以翻翻,说不定能找到些线索呢。”
林婉儿谢过收藏家后,便开始在那一堆资料里埋头查找起来。资料众多,她逐字逐句地看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信息。天色渐晚,屋内点起了烛火,昏黄的烛光摇曳着,映照着林婉儿专注的面容。
终于,在一本已经有些残破的笔记中,她发现了一处提到,若要解读此类官方密码符号,需先找到与之对应的“密钥图谱”,这图谱据说藏于一个与北宋宫廷有着密切关联的地方,只是具体地点却没有写明。
林婉儿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思索,这“密钥图谱”到底会藏在哪儿呢?是在某个曾经的宫廷旧址,还是在与当时负责密码事宜的官员相关的地方呢?她决定等和李逸飞会合后,再一起商讨此事。
另一边,李逸飞带着从寺庙藏经阁找到的古籍,匆匆赶回了他们的据点——那间古朴书房。伙伴们陆续也都回来了,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得到的信息,气氛热烈又带着些许紧张。
李逸飞将古籍上关于北宋密码符号的记载详细说了一遍,众人听后都惊叹不已,觉得这确实是个重大突破。这时,林婉儿也赶了回来,她将收藏家那儿得知的“密钥图谱”的事儿一说,大家又陷入了沉思。
“这‘密钥图谱’的线索太过模糊了呀,宫廷关联的地方那么多,咱们要从哪儿找起呢?”一位伙伴皱着眉头说道。
李逸飞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觉得咱们可以先梳理一下北宋宫廷当时负责这类密码事务的机构或者官员,从他们的相关旧址或者后人传承的地方入手,说不定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于是,大家又开始查阅各种资料,试图找出关于北宋宫廷密码事务相关的线索。经过一番辛苦的查找,他们发现当时有一个名为“密符司”的机构,专门负责创制、管理以及传递使用这些密码符号。
“那咱们就重点找找这‘密符司’的旧址或者与之相关的线索吧,说不定那‘密钥图谱’就在那儿呢。”林婉儿目光坚定地说道。
然而,要找寻这“密符司”的旧址谈何容易,毕竟岁月变迁,北宋距今已太过遥远,很多地方早已沧海桑田,旧址的具体位置都难以确定了。但他们没有丝毫气馁,通过查阅地方志、询问各地的历史研究专家等方式,不断缩小范围。
终于,他们在一座如今略显偏僻的小城郊外,找到了一处疑似“密符司”旧址的地方。那是一片残垣断壁,荒草丛生,只有一些地基的痕迹还能勉强看出曾经有建筑存在于此。
李逸飞和伙伴们来到这片旧址时,心中满是感慨,仿佛能透过这荒芜,看到当年这里的人忙碌于密码符号之事的场景。他们在这片旧址中仔细搜寻着,希望能找到哪怕一点与“密钥图谱”有关的东西。
林婉儿拿着一把小铲子,轻轻地拨开草丛,在一处墙角的位置挖掘着,突然,她感觉铲子碰到了一个硬物,心中一紧,赶忙更加小心地清理着周围的泥土。不一会儿,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这盒子看着有些年头了,说不定里面就有我们要找的东西呢。”李逸飞激动地说道,大家围了过来,眼睛都紧紧盯着那个盒子,仿佛它承载着打开《清明上河图》秘密的关键。
李逸飞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放着几张已经破损严重的纸张,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还画着一些杂乱的线条和图形,看着倒有点像是符号的雏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