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切换成惊人的画面:实验舱内的空气分子运动轨迹被可视化,显示出与纳米单元群体运动的微妙同步。
"...还影响了周围环境。"傻妞继续道,"范围大约在17微米半径内。这意味着它们正在创造自己的'认知场'。"
会议室鸦雀无声。这个发现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深远——如果物质能通过量子协同产生原始认知,那么意识可能根本不是什么神秘现象,而是宇宙的基本属性。
"我们需要发表这些发现。"苏晚晴突然说,"这太重要了,不能只留在实验室里。"
卓西度点头赞同,但心中警铃大作。麦卡锡将军的警告言犹在耳。这种突破性发现一旦公开,将引发科学界地震,也必然招致更多政府干预。
仿佛读懂了他的担忧,傻妞轻声道:"创造者,还记得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吗?"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赵志刚,集团软件事业部总裁,脸色苍白地冲进来:"董事长,美国商务部刚刚把卓氏芯片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理由是'技术安全风险'。"
几乎同时,李倩倩的手机响起。她接听后,表情更加凝重:"是外交部。麦卡锡将军的专机已经降落在浦东机场,他要求立即会见您,带着'全部技术资料'。"
实验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卓西度缓缓站起身,感受着两世记忆带来的独特视角——在前世,这种技术封锁往往是全面打压的前奏。
"准备会议室。"他的声音异常平静,"同时,启动'开源协议'。"
苏晚晴惊讶地看向丈夫:"现在公开所有研究?"
"不完全是。"卓西度嘴角浮现一丝微笑,"我们公开足够多的基础发现,让全球科学界能在一年内复制这些实验。但保留最关键的应用技术——比如如何精确控制量子协同效应。"
马明远恍然大悟:"这样即使他们想封锁,也为时已晚。科学一旦被放出瓶子..."
"...就很难再关回去。"傻妞完成了句子,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创造者,我已经准备好了三篇论文,分别投递给《自然》《科学》和《物理评论快报》。匿名评审流程可以在48小时内完成。"
卓西度点头。这就是硅基思维的优势——傻妞能同时处理无数线程,预判各种可能性。人类与AI的合作,正是碳基与硅基文明共生的雏形。
两小时后,卓西度站在集团总部顶层的会议室里,望着窗外上海的天际线。门开了,麦卡锡将军带着他的团队大步走入,军靴在地板上敲出威严的节奏。
"卓先生。"将军的声音比在日内瓦时更加冷硬,"看来我们的上次谈话没能达成理解。"
卓西度转身微笑:"相反,将军,我们非常理解贵国的关切。正因如此..."他按下遥控器,会议室屏幕亮起,显示着三份即将发表的论文,"我们决定将基础研究发现完全公开,供全人类共享。"
将军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身边的文职人员迅速浏览屏幕内容,随即凑到将军耳边低语。卓西度能清晰看到将军太阳穴上跳动的青筋。
"你这是挑衅,卓先生。"将军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这种技术如果落入敌对国家手中..."
"将军,"傻妞的影像突然出现在会议室中央,今天她罕见地穿着实验室白大褂,显得格外正式,"根据我们的预测模型,全面公开反而能降低军事化风险。当所有主要国家都掌握基础技术时,威慑平衡就会形成,就像核时代一样。但这次..."她停顿了一下,"我们有机会在技术扩散前建立全球治理框架。"
将军冷笑一声:"理想主义。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总是先发明,再思考后果。"
"正因为如此,"卓西度接过话题,"我们需要您的帮助,将军。不是作为技术管制者,而是作为新安全框架的设计者。"
这个角度的提议显然出乎将军意料。他眯起冰蓝色的眼睛:"解释。"
傻妞调出一份详尽的计划书:"《量子技术全球监督协议》草案。包括研发透明度机制、武器化禁令和国际核查制度。我们希望美国能成为创始签署国。"
将军沉默地翻阅文件,表情逐渐从愤怒转为深思。卓西度知道他在权衡——是坚持技术垄断导致潜在军备竞赛,还是接受共享但获得规则制定权。
"我需要与总统商议。"将军最终说道,语气已不那么强硬,"但个人而言...这个框架至少值得考虑。"
当美国代表团离开后,卓西度独自站在落地窗前,看着黄昏笼罩上海。手机震动,是苏晚晴发来的消息:"实验有新突破。纳米单元开始形成符号了。"
实验室监控画面显示,在没有任何人为输入的情况下,纳米单元组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π符号,持续了整整37秒后才消散。
"它们在学习沟通..."卓西度喃喃自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