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选茬:前茬优选在麦类、玉米、大豆、芸豆,其次是亚麻、油菜和向日葵上种植,不宜在葫芦科及其它瓜菜茬上种植,轮作周期3至5年。同时应注意前茬的农药残留,如施用普施特应间隔4年以上,豆磺隆3年,氟磺胺草醚2年内不能种植,以免产生药害。
种子精选与包衣
1.种子精选:四、五积温带选择生育期95-110天,色白、籽粒宽、单瓜结籽多、商品性能好的品种,含水量13%以下,发芽率85%以上,人工手选清洁率100%,无虫食、破损、小粒种子,除掉表层保护膜。
2.种子包衣:选择防根腐病、立枯病、地下害虫剂型的种衣剂,在播种的当天包衣,风干后播种。
整地
1.整地要求:最好采用秋整地,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整平耙细,不宜连年深翻,避免产生犁底层不利渗水和根系下扎。玉米茬、葵花茬可采用根茬粉碎还田机进行根茬粉碎,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大豆茬可直接灭茬起垄镇压。马铃薯、甜菜茬采用深翻或深松起垄,然后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2.起垄规格:65或70厘米的小垄,镇压后应保持垄高20cm以上,或起90-110厘米的大垄,垄高15-17厘米的大垄,垄顶平整一致,高低一致,起垄达到匀、直、平。
施肥
1.有机肥:有条件的地方结合秋整地,亩施有机肥2吨以上,施肥方法可平铺翻压或夹肥一次性施入。
2.化肥:公顷用量为尿素70斤,二铵230斤,氯化钾100斤,亩施有机肥2吨以上的,则化肥用量减半。因无壳白瓜属忌氯作物,在化肥投入上忌施含氯化肥,施肥比例应重磷、钾,轻氮肥,N∶P∶K=1∶1.5∶1.3,同时增施钙肥、镁肥等微肥,增加成熟度,提高籽实产量,一般情况下,亩施二铵13公斤,尿素4公斤,硫酸钾9公斤。
播种
1.播种时间:当活动气温5日内气温稳定通过8℃时开始播种,育苗移栽产量高。
2.种子处理:选择防根腐病、立枯病、地下害虫剂型种衣剂在播种的当天进行包衣,风干后即可播种。用30℃左右的温水投洗种子,投洗干净后,再用30℃左右温水浸泡3-4小时,待浸透后捞出种子,沥干待用。将沥干的种子放在用温水浸湿的麻袋上,平展开,然后再将另一条湿麻袋覆上,保持温度15-30℃之间,绝不可超过35℃,以防伤热,每24小时用30℃左右清水投洗一遍种子,保持湿度和温度。
3.播种量:亩用种量一般为7-8两,不宜自留种,否则产量低。
4.播种方法:坐水、刨埯、人工播种,覆土不超过3厘米,种肥分离,每埯平放1-2粒带芽种子,一般垄距60cm,株距50cm,亩保苗1,800-2,200株。也可采用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的方法进行栽培,既可保证田间株数,又可增加百粒重,育苗移栽可增产20-25%。
田间管理
1.查田补种:出苗后及时查田补种,两片子叶展开时可移栽,心叶长出后需补种。
2.除草:出齐苗时第一次人工锄草,结合锄草进行间苗,两叶一心后及时间苗,每埯留单株;3-4片复叶展开后,进行第二次人工除草;蔓长30-40厘米时第三次人工除草,封垄后人工拿大草1-2次。
3.中耕:出齐苗时第一次垄沟深松,深度25公分;3-4叶期第二次中耕,蔓长20-30厘米时第三次人工培土。
4.叶面喷肥:采用机械或人工叶面喷肥,初花期和瓜膨大期各喷一次专用叶面液肥,同时喷两遍多菌灵或一遍好力克,预防白粉病及其它病害。
5.授粉:每天早晨4点至9点人工授粉。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等。白粉病可选用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000倍液或25%乙醚酚磺酸酯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喷雾,每隔10d喷1次,喷3—4次;病毒病可用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7—10d喷1次,喷3—4次;灰霉病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世高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d喷1次,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连喷2—3次。
2.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等。蚜虫可选用2.5%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叮虫脒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白粉虱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3000倍液、25%扑虱灵1000—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