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谷残香未散,咸气如雾,连地上的碎骨都像咕嘟咕嘟冒着淡味的汤泡。
云缨把长戟杵地上,望着远处被炸得跟煲汤现场似的坛台,默默咂了咂嘴:“你说这些人是不是太爱‘坛’了?前有主坛、中有副坛、刚炸完一个后坛,现在又要上‘舟’了。”
赵怀真清了清嗓子:“要我说,这帮骨骨道人,哪里是教派,分明是个咸骨旅游团。”
唐清砚站在最前头,正俯身察看残坛边缘的一块骨片。那是残门最后遗下的骨印,其上篆着几个颇为古怪的符号。
他轻声道:“这是骨舟纹,骨香教旧部流徙时的记忆刻录之一。”
云缨侧头:“骨舟?你是说,他们还有船?”
“不是普通的船。”唐清砚将骨片翻转,指着一道环状咸纹,“这是一种半活体、半器皿的骨构体——他们称之为‘骨念之舟’,能承载教义记忆与咸香信仰,藏于骨地之下,一旦受损坛文激活,它就会苏醒。”
赵怀真忍不住吐槽:“听起来像是咸味很重的移动图书馆。”
“不是图书馆,是移动说书人。”云缨眼前一亮,“说不定还带锅。”
说笑归说笑,但几人神色渐凝。
若真有“骨念之舟”藏在此地,那不只是一个教派的余响,更是一场未彻底断根的迁徙……
**
三人循咸骨流动方向,一路追至雁骨峒下腹。这里骨缝交错,结构怪异,不像自然生成,更像是被某种巨型骨构体压过后塌陷出来的。
赵怀真蹲下身,用指尖抹了一点骨缝渗出的淡黄液体,舔了舔,眉头皱起:“这是咸骨髓,不是自然分泌。”
云缨:“你舔得还挺顺嘴。”
唐清砚没理两人,取出一张“辨骨图”,用咸墨描过几笔,道:“下方有个旧腔道,被层层压封了——应该就是‘舟藏骨’的所在。”
地面突然震动!
骨地下方咔啦啦裂开,一道黑色缝隙张开,从中跃出一条形如巨蛇,却通体白骨的怪物——不,它不是蛇,是舟,是骨舟!
它如蛇般盘旋,体表嵌满咸文残页,躯体则为卷曲骨节,正是香骨教传说中的“骨念之舟”。
“它醒了!”唐清砚大喊。
骨舟低吟一声,那声音像是用咸盐搅拌的风,呜呜作响。
舟体上的咸文忽然亮起,竟是以声波形式扩散,一圈又一圈扩散而出,仿佛在播讲什么。
“你听!”赵怀真举掌格挡那些声波,“它在复诵残门未竟的‘新咸教义’!”
“别让它说完!”唐清砚脸色一沉,“说完那一段,骨谷其余咸骨将会苏醒!”
云缨一跃而起,长戟化作一道弧光,劈向舟首。
骨舟躯体灵活异常,一个侧翻,居然让她这一戟落了空,随后反身甩尾,将赵怀真与唐清砚冲得倒退数步。
“这玩意儿比鱼还滑!”云缨骂了句,紧追不舍。
骨舟尾节不断变形,竟化作数道“咸骨须”,如鞭似锁,缠向三人。
赵怀真撑起一掌劲,卸去鞭力,同时朝舟身核心看去——他发现,每一次咸文亮起的前一瞬,那处“舟心”都会微微鼓动,似有灵识潜藏。
“舟心是关键!”他大喊,“云缨,换目标,打中它胸口那个鼓包!”
“你说它是船,我就信了,你现在说它还有胸口?”
“你管它是不是有胸,总之那里会喊口号!”
唐清砚已抖出数张咸驱符,将骨舟尾须封制数息,云缨趁机提戟横劈,猛然击中舟心。
一声闷响,骨舟剧震!
原本如风咸语顿止,舟身上的骨文忽然逆转,光芒也一瞬收敛。它开始快速收缩身体,如欲逃走。
“别让它走!”赵怀真一跃而起,一掌击中舟背骨脊,“它一旦遁入深骨,整个谷底会被它拉塌!”
唐清砚当机立断,抽出最后一张“骨止符”,贴于舟尾核心咸眼之上。
骨舟一顿,如被定身,舟体开始龟裂,一道道咸气缓缓逸散。
云缨戟尖点地,收势,气喘吁吁:“还真是条能念书的骨蛇。”
赵怀真:“要是书都这么难打,我小时候读书估计早打老师去了。”
唐清砚走近舟身,用袖子擦去舟心咸尘,露出一排极小的骨字。
“是传送点。”他沉声道,“骨香教有多个骨舟,分别散落荒界各地,它们通过‘舟念’互通信息,这一条本体虽毁,但信息仍然传输……”
“所以我们下一站?”云缨眯起眼。
唐清砚指着舟文上的一串地名——“白枯泽·骨浮原”。
“那地方我听说过。”赵怀真拍拍衣摆,“以前流行一句话:‘盐不过白枯,骨不过浮原’,那地方乱得很。”
云缨咬了咬牙:“咸事还没完。”
她转头看着炸裂的骨舟,骨渣飞扬间,仿佛听见残门的低语再度回响——不是咒语,只是一句:
“咸香,不灭。”
云缨握紧长戟:“那就灭给他看。”
三人转身而去,骨舟残壳逐渐风化,在谷底碎成一地咸骨灰。
下一站,是白枯泽的“骨浮原”。
喜欢云缨传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云缨传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