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雷战也没有使用这样的方法,原因自然还是因为他看不见,因为转过来之后不但需要调整航向的角度,还需要调整机身的角度回到平飞的状态,徒增许多麻烦。
而只使用右舵的话,只需要在杨洛的指挥下调整航向就可以了,虽然这样转弯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转弯半径。
“还没到,还要向右40度。”
“还差一点,现在的航向是65,还需要调整向右调整15度。”
“过了,向左回5度。”
……
这一次因为转弯半径太大,达到了160度,雷战没能像之前调整下降率那样一步到位,在杨洛多次的提示之后,才最终成功把航向转到80方向。
航向这个东西,近了还好说,但远距离的话必须精准,否则差一度,就会偏离目的地非常大的距离,那可真应了那个成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塔台,425已经转到正确的航向,正在返航中。”
指挥425歼-11BH成功转到80航向,杨洛向塔台通报了一声。
“塔台收到。”白超群看着雷达屏幕,回答道。
从雷达屏幕上可以看出,两个几乎重叠在一起的信号正沿着80航向向场站而来。
返航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基本上不会有危险,塔台上的众人稍稍松了一口气,但紧急着就要面对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降落。
说实话,众人对白超群所提出的方法并没有抱很大的期望,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因为有足够的燃料,还可以重新拉起高度,再说,试一试能否对准跑道不需要把高度降到很低,完全可以在中低的高度进行测试,基本上不会有危险,这也是几位大佬能同意的原因。
但万一这个方法不奏效呢,所以包括几位大佬在内的所有人度还在冥思苦想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进行降落。
面对如此特殊的情况,没有任何人有过这样的指挥经历,一切都需要靠他们自己摸索。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方法,就是下令雷战弃机跳伞,但是这个命令下达是有前提条件的,必须是得危及到飞行员的生命安全才能下达这样的命令。
因此命令雷战跳伞暂时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方法失灵而又没有想到其他方法,而且还要燃油耗尽才会迫不得已下达跳伞的命令。
“距离场站还有10公里。”
雷达参谋报告的声音,惊醒了正在沉思的众人,纷纷把注意力集中在雷达屏幕上。
白超群更是拿起军用光学望远镜看了过去,已经能够看到425歼-11BH和301歼-10C的身影了,正在平稳地向场站的方向飞来。
喜欢我的飞行生涯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我的飞行生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