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歼-10C的机头高高仰起,近乎于垂直的姿态猛地往更高的地方呼啸爬升。
导弹发现目标向可逃逸区域规避,内置计算机随即疯狂地进行新的计算并发送出新的指令。
然而,导弹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达到了3马赫,与301歼-10C之间的距离又太近了,根本就来不及执行指令进行急转弯,就从301歼-10C下方一掠而过,顿时失去了目标信息。
这一切,都是经过了杨洛的精密计算,这也是正面迎向导弹唯一能躲避导弹的方法。
来袭的导弹与战机大致在一条直线上相向飞行,但距离比较近的时候,瞅准时机突然拉起战机,使得战机与导弹之间呈一个锐角,有很大的概率规避掉导弹。
导弹会因为速度太快和距离太近而来不及转弯,即使转过弯了,也有很大可能超过设计的可承受过载范围而解体自毁。
当然,想要使用这样的方法,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空战经验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拉起战机的时机必须要把握得非常非常精准,提前一秒或延后一秒时间,都不足以躲避掉导弹,都会被导弹命中。
杨洛他做到了,成功地规避掉了一枚导弹,这得益于在系统空间里坚持不懈地练习。
“该我了。”
杨洛扭头向身后看了一眼,舒缓了内心,随即看向前方,425歼-11BH大致所在的位置,眼眸露出凌厉的光芒。
喜欢我的飞行生涯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我的飞行生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