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阳光洒在岛上,周侗满怀感恩与不舍,恭敬地跪在地上,向师父空空大师‘天下第一拳王’金台、天下第一高手'拂尘'罗澄罗真人辞行。
随后,周侗与公孙胜一同登上一条小船,公孙胜划着小船,再借着海潮的力量,顺利地在蓟州上岸。
临分别时,公孙胜从怀中取出一枚暗器,递到周侗手中。
说道:“周师兄,你我也算是同门一场。这是我平日里惯用的暗器,能够运用‘五雷霹雳法’以深厚的内功发出。
今日便送你一枚。这暗器体积小巧,即便身上携带四五百只,也不会造成太大负担。”
周侗接过一看,只见是两头带尖的大号飞针。
公孙胜又拿出一些碎银子,交到周侗手中。
周侗满心感激,连声道谢后,便与公孙胜就此分别。
话说时光流转,第二年,公孙胜谨遵罗真人的法旨,踏入江湖开始历练。
五年之后,公孙胜与托塔天王晁盖等人巧妙谋划,成功智取生辰纲,而后一同登上了水泊梁山。
直至九年后,公孙胜才返回二仙山紫虚观。
且说周侗上岸之后,便朝着登州方向匆匆进发。
这蓟州地处燕云十六州,乃是辽国的领土范围。
一路行来,三日后,周侗抵达了宋辽边境的三河屯。
这三河屯是一座规模颇大的城镇,在宋辽过境之处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路走来,周侗发现这蓟州境内契丹人数量并不多,无论是市井风貌还是百姓生活,一切竟与宋国国内并无太大差异。
而这三河屯,相较于其他地方,也只是多了一些契丹人在此负责收税而已。
周侗行至三河屯的一个铁匠铺前,脚步停了下来。
周侗从怀中取出公孙胜所给的铁针,递到铁匠面前,
问道:“打造一百只这样的铁针,需要多少时间?”
铁匠接过铁针,仔细端详一番,自信地说道:“这个容易得很。
我们这里有现成的箭尖,稍微加工一下便可。
我们店里有三个人,半个时辰就能打造完成,不过需要二两银子。”
周侗心中一动,一边询问:“你们哪来的现成的箭尖?”一边将二两银子递给铁匠。
那铁匠听闻,谨慎地四下看了看,
压低声音说道:“道长,这箭尖是契丹人定制的。
我们三河屯好多家铁匠一起赶制,总共做了十万只。
我这边做多了,便余下了一些。今天只需略作加工,就能打成您要的铁针。”
铁匠似乎还有话要说,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周侗敏锐地察觉到铁匠的异样,看了他一眼,又拿出二两多银子,
说道:“再给我打一百只。”
铁匠一听,顿时喜上眉梢,感激地说道:“谢谢道长,不然我这些多余的东西,还得拿去重新熔炼。
这些箭尖一个月前被收了上去,今天上午我还看见他们拉了十车羽箭出了关,那箭尖就是我们打的。
真没想到,宋国竟然会到辽国来买羽箭。”
周侗听完铁匠这番话,心中暗自思忖:“我大宋军队绝无可能到辽国来采购羽箭,辽国也定然不会将羽箭卖给宋军。
这其中必定隐藏着重大问题。”
周侗随即又来到皮匠店,定制了一条宽皮带,将打造好的铁针整齐地别在皮带之上。
当晚,周侗顺利通过边境,加快脚步去追寻运送羽箭的车辆。
这一日,天将黑之时,周侗来到了德州境内。
路过一个大车店时,周侗看到有十辆大车停在店内,车上都覆盖着油布。
周围有许多人在严密把守,隐隐还能听到里面有人说着契丹语。
待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周侗又悄然返回大车店。
只见此处防守极为严密,周侗小心翼翼地躲在树上,仔细观察着四周的情况,正准备有所行动之时。
忽然,只见两个身影迅速冲向大车店,手中各握着一把单刀,眨眼间便杀了外面的两名守卫。
这时,还有一个隐藏的暗哨发现了异常,大声呼喊起来。
这二人毫不畏惧,迅速拔下旁边的火把,点燃了旁边一辆大车的油布。
刹那间,大车店内一片混乱,十多个人各自拿着刀枪冲向这二人,其中有两人手持契丹人的弯刀,气势汹汹。
这二人毫不退缩,边打边退。就在此时,周侗趁机偷偷揭开一辆大车的油布,定睛一看,果然是满满一车羽箭。
此时,那二人渐渐陷入危险之中,对方的武功都不容小觑,尤其是那两个使弯刀的契丹人,刀法凌厉。
周侗见状,毫不犹豫地出手,身形如电,两拳便将两人当场打死。
接着,他身体飞速向前,又是一连串六个拳影,瞬间打倒六人。
此时,对方只剩下一个头目,两个使弯刀的契丹人,以及两个小头目。
周侗目光冷峻,大声问道:“你们究竟是什么人?要把这些羽箭运往何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