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大军缓缓转身,如潮水般退去,马蹄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在远方。
卫凯望着远去的匈奴大军,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
他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安邑城走去。
安邑城头上,守军们早已翘首以盼。
当他们看到卫凯安然归来,顿时沸腾起来。
“卫公回来了!卫公平安无事!”
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百姓们也纷纷涌上街头,眼中满是激动与喜悦的泪水。
他们望着卫凯的身影,如同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
卫凯踏入城门的那一刻,百姓们纷纷跪地,高呼:
“卫公大恩,我等没齿难忘!”
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同汹涌的浪潮。
卫凯赶忙上前,扶起身边的百姓,眼中满是温和与关切:
“诸位快快请起,卫某不过做了分内之事,护佑百姓,乃我职责所在。”
随后的日子里,被匈奴逮捕的百姓络绎归来。
他们与家人相拥而泣,整个安邑城沉浸在喜悦与团圆的氛围之中。
卫凯的名字,在河东大地迅速传开,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
称赞他以一己之力,换来了河东的和平与安宁。
安邑城,也在历经匈奴围城之险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卫凯清楚徐晃英勇非凡,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便有意邀请他留下,一同守护河东:
“徐将军,自匈奴退去,城中百姓皆对将军的英勇赞不绝口。”
“如今河东局势虽暂得安稳,但仍需良将守护。”
“我河东卫氏,在此地经营多年,根基深厚,麾下亦有不少豪杰之士。”
“卫某诚心邀请将军留下,与我等一同保境安民,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徐晃微微皱眉,神色凝重地道:
“卫公,承蒙您的厚爱,徐某感激不尽。只是……”
徐晃顿了顿,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卫氏,没有保境安民之能!”
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寂静。
卫凯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惊讶,也有不甘。
他直视着徐晃的眼睛,问道:
“徐将军何出此言?”
“我卫氏世代守护河东,为百姓做了诸多实事,怎能说没有保境安民之能?”
徐晃长叹一声,缓缓道:
“足下的为人徐某敬佩不已,卫氏在河东也确实威望颇高。”
“但此次匈奴来犯,城中兵力捉襟见肘,应对艰难。”
“卫氏虽有守护百姓之心,却在军事防御上有所欠缺。”
“若下次再有强敌来袭,卫氏恐难以为继,保百姓周全。”
卫凯听后,沉默不语。他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徐晃所言,并非毫无道理。
此次匈奴入侵,确实让卫氏的军事短板暴露无遗。
卫凯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徐晃的判断。
许久,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无奈与遗憾,道:
“徐将军,您所言极是。卫氏在军事上确有不足,日后定当加强。”
“但卫某仍希望将军能留下,以将军之才,定能助我卫氏弥补短板,更好地守护河东百姓。”
徐晃站起身来,对着卫凯拱手行礼,道:
“卫氏大恩,徐某一定会报!只是徐某志在四方,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抱负。”
“且并州狼骑威名远扬,徐某听闻温侯吕布素有大志,治军有方,心中向往已久。”
“此次若能投奔温侯麾下,或许能实现徐某的抱负,还望卫公谅解。”
卫凯看着徐晃坚定的眼神,知道他心意已决,难以更改。
他微微点头,遗憾道:
“既然将军心意已决,卫某也不便强求。”
“只望将军日后若有机会,能念及河东百姓,多多关照。”
徐晃再次拱手,铿锵道:
“卫公放心,徐某定不会忘记卫氏的恩情,若有需要,徐某定当竭尽全力。”
徐晃略叙几语,告辞离去。
卫凯望着徐晃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遗憾。
像徐晃这样的英雄豪杰,不会轻易屈居人下,他们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抱负。
不久之后,并州狼骑浩浩荡荡进入河东。消息传来,整个安邑都为之震动。
卫凯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精心准备,在城下设宴,邀约温侯吕布。
城中的官员和百姓,早早地等候在道路两旁。
当并州狼骑的身影出现在远方时,卫凯的心跳不禁加快。
他看着如黑色洪流般的铁骑,整齐划一,气势磅礴,心中暗自惊叹。
吕布骑着赤兔马,威风凛凛地走在队伍前列。
他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
手中方天画戟闪烁着寒光,犹如战神下凡。
卫凯赶忙迎上前去,恭敬地行礼:
“河东卫凯,恭迎温侯大驾光临!”
吕布微微点头,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人群,神色冷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